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4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21页 |
1.2.1 有限元模型修正相关研究 | 第12-15页 |
1.2.2 国外曲线梁桥爬移相关研究 | 第15-17页 |
1.2.3 国内曲线梁桥爬移相关研究 | 第17-21页 |
1.3 存在的问题 | 第21-22页 |
1.4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22页 |
1.5 研究内容 | 第22-23页 |
1.6 本章小结 | 第23-24页 |
第二章 基于动态系数的有限元模型修正研究 | 第24-49页 |
2.1 初始有限元模型建立 | 第24-27页 |
2.1.1 工程概况 | 第24-25页 |
2.1.2 初始有限元模型建立 | 第25-27页 |
2.2 依托桥梁荷载试验 | 第27-33页 |
2.2.1 静载试验 | 第27-32页 |
2.2.2 动载试验 | 第32页 |
2.2.3 检测结果及结论 | 第32-33页 |
2.3 有限元模型修正研究 | 第33-47页 |
2.3.1 特征响应对比分析 | 第33页 |
2.3.2 参数筛选 | 第33-44页 |
2.3.3 构建目标函数 | 第44-46页 |
2.3.4 模型修正 | 第46-47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47-49页 |
第三章 基于有限元修正模型的曲线梁桥爬移影响分析 | 第49-66页 |
3.1 分析用荷载及荷载工况 | 第49-50页 |
3.1.1 计算荷载取值 | 第49页 |
3.1.2 荷载工况 | 第49-50页 |
3.1.3 结构响应相关规定 | 第50页 |
3.2 主梁整体爬移对结构的影响分析 | 第50-57页 |
3.2.1 主梁径向整体偏移对结构的影响分析 | 第50-53页 |
3.2.2 主梁纵向整体偏移对结构的影响分析 | 第53-56页 |
3.2.3 径向位移限值确定 | 第56-57页 |
3.3 支座径向偏移对结构的影响分析 | 第57-61页 |
3.3.1 支座整体内偏对结构的影响分析 | 第57-60页 |
3.3.2 支座径向位移限值确定 | 第60-61页 |
3.4 支座剪切变形对结构的影响分析 | 第61-64页 |
3.4.1 支座剪切变形对结构的影响分析 | 第61-63页 |
3.4.2 支座最大剪切变形确定 | 第63-64页 |
3.4.3 曲线梁桥爬移产生机理初探 | 第64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64-66页 |
第四章 基于径向位移解析解的曲线桥爬移影响因素研究 | 第66-79页 |
4.1 关键荷载因素作用下曲线梁桥径向位移解析解 | 第66-75页 |
4.1.1 曲线梁桥爬移关键荷载因素确定 | 第66-68页 |
4.1.2 离心力作用下曲线梁桥径向位移解析解 | 第68-74页 |
4.1.3 均匀变温作用下曲线梁桥径向位移解析解 | 第74-75页 |
4.2 算例验证 | 第75-77页 |
4.3 曲线梁桥爬移关键影响因素分析 | 第77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77-79页 |
第五章 基于支承布置影响分析的爬移预防措施研究 | 第79-104页 |
5.1 支承布置影响分析 | 第79-99页 |
5.1.1 支座间距 | 第79-81页 |
5.1.2 中间抗扭支座偏心距 | 第81-88页 |
5.1.3 支撑形式 | 第88-94页 |
5.1.4 支座形式 | 第94-99页 |
5.2 曲线梁桥爬移预防及缓减措施研究 | 第99-101页 |
5.2.1 增大支座间距 | 第99页 |
5.2.2 避免中间支座偏心布置 | 第99-100页 |
5.2.3 墩梁固结及双墩布置 | 第100页 |
5.2.4 选择合理的支座形式 | 第100-101页 |
5.2.5 梁体与墩柱间设置弹性限位装置 | 第101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101-104页 |
第六章 研究结论及展望 | 第104-107页 |
6.1 研究结论 | 第104-106页 |
6.2 研究展望 | 第106-107页 |
参考文献 | 第107-113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113-114页 |
致谢 | 第11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