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商业银行信用卡违约风险影响因素研究--基于逻辑回归模型的实证分析
| 中文摘要 | 第3-4页 |
| Abstract | 第4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1页 |
| 1.1 研究的背景 | 第8页 |
| 1.2 研究的意义 | 第8-9页 |
| 1.3 研究的思路和内容 | 第9-11页 |
| 第二章 文献综述与相关理论基础 | 第11-18页 |
| 2.1 文献综述 | 第11-13页 |
| 2.1.1 国外文献综述 | 第11-12页 |
| 2.1.2 国内文献综述 | 第12-13页 |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第13-18页 |
| 2.2.1 契约理论 | 第13-14页 |
| 2.2.2 周期性理论 | 第14页 |
| 2.2.3 脆弱性理论 | 第14-16页 |
| 2.2.4 信息不对称理论 | 第16-17页 |
| 2.2.5 理性违约理论与被迫违约理论 | 第17-18页 |
| 第三章 信用卡违约风险概况与管理现状 | 第18-28页 |
| 3.1 信用卡业务风险概况 | 第18-21页 |
| 3.1.1 信用卡业务风险的表现形式 | 第18-19页 |
| 3.1.2 信用卡业务风险的类型 | 第19-20页 |
| 3.1.3 信用卡业务风险的特点 | 第20-21页 |
| 3.2 信用卡违约风险的成因 | 第21-25页 |
| 3.2.1 从持卡人的角度分析 | 第22-23页 |
| 3.2.2 从商业银行的角度分析 | 第23-24页 |
| 3.2.3 从特约商户的角度分析 | 第24-25页 |
| 3.3 信用卡违约风险管理现状 | 第25-28页 |
| 3.3.1 信用卡违约风险的管理策略 | 第25-26页 |
| 3.3.2 信用卡违约风险的流程控制 | 第26页 |
| 3.3.3 信用卡违约风险管理内容 | 第26-28页 |
| 第四章 信用卡违约风险的实证研究 | 第28-38页 |
| 4.1 模型的选择 | 第28-30页 |
| 4.1.1 主成分分析法 | 第28页 |
| 4.1.2 神经网络模型 | 第28页 |
| 4.1.3 RFM分析法 | 第28-29页 |
| 4.1.4 多元线性回归模型 | 第29页 |
| 4.1.5 决策树分析法 | 第29页 |
| 4.1.6 逻辑回归模型 | 第29-30页 |
| 4.2 模型的确立 | 第30-31页 |
| 4.3 变量的筛选 | 第31-32页 |
| 4.4 数据的采集 | 第32-34页 |
| 4.5 逻辑回归 | 第34-38页 |
| 第五章 信用卡违约风险的防范建议 | 第38-44页 |
| 5.1 发卡前的防范 | 第38-40页 |
| 5.1.1 申请受理的风险防控 | 第38-39页 |
| 5.1.2 征信调查的风险防控 | 第39页 |
| 5.1.3 信用评估的风险防控 | 第39-40页 |
| 5.1.4 授信管理的风险防控 | 第40页 |
| 5.2 交易中的控制 | 第40-41页 |
| 5.3 发卡后的管理 | 第41-44页 |
| 5.3.1 催收中的客户体验管理 | 第41-42页 |
| 5.3.2 信用卡坏账管理 | 第42-44页 |
| 参考文献 | 第44-46页 |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46-47页 |
| 致谢 | 第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