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1章 导论 | 第10-20页 |
1.1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 第10-13页 |
1.1.1 选题的背景 | 第10-12页 |
1.1.2 选题的意义 | 第12-13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13-17页 |
1.2.1 国外研究文献综述 | 第13-15页 |
1.2.2 国内研究文献综述 | 第15-16页 |
1.2.3 文献述评 | 第16-17页 |
1.3 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 | 第17-18页 |
1.3.1 研究方法 | 第17页 |
1.3.2 研究内容 | 第17-18页 |
1.4 本文研究的创新之处 | 第18-20页 |
第2章 销售与收款环节内部控制审计研究概述 | 第20-28页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第20-24页 |
2.1.1 内部控制审计的概念 | 第20-22页 |
2.1.2 销售与收款环节内部控制 | 第22-23页 |
2.1.3 整合审计 | 第23-24页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第24-28页 |
2.2.1 内部控制理论 | 第24-26页 |
2.2.2 成本-效益理论 | 第26页 |
2.2.3 资源配置理论 | 第26-27页 |
2.2.4 风险管理理论 | 第27-28页 |
第3章 销售与收款环节内部控制审计风险点及审计流程 | 第28-37页 |
3.1 销售与收款环节内部控制审计风险点 | 第28-31页 |
3.2 销售与收款环节内部控制审计流程 | 第31-37页 |
3.2.1 了解销售与收款环节内部控制 | 第31页 |
3.2.2 了解销售与收款环节涉及的会计资料和科目 | 第31-32页 |
3.2.3 了解被审计单位在该环节的内部控制现状 | 第32-34页 |
3.2.4 选择具有代表性的一笔或者多笔业务进行穿行测试 | 第34页 |
3.2.5 销售与收款环节控制测试 | 第34-37页 |
第4章 销售与收款环节内部控制审计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 第37-46页 |
4.1 销售与收款环节内部控制审计存在的问题 | 第37-41页 |
4.1.1 对公司内部控制环境了解不够全面 | 第37-38页 |
4.1.2 审计流程的设计存在不恰当之处 | 第38-39页 |
4.1.3 审计资源配置缺乏有效性 | 第39-40页 |
4.1.4 审计人员专业胜任能力不足 | 第40-41页 |
4.2 销售与收款环节内部控制审计问题成因分析 | 第41-46页 |
4.2.1 管理层存在舞弊动机,审计人员取证困难 | 第41页 |
4.2.2 在具体细节问题上缺乏制度支持 | 第41-42页 |
4.2.3 审计人员对关键风险点的认知不敏感 | 第42-44页 |
4.2.4 尚未建成一支专门化的内部控制审计人员队伍 | 第44-46页 |
第5章 提高销售与收款环节内部控制审计质量的建议 | 第46-51页 |
5.1 以风险导向审计为指导 | 第46-47页 |
5.2 内部控制审计与内部审计工作相配合 | 第47-49页 |
5.3 应用整合审计的方法 | 第49页 |
5.4 加强内部控制审计专业化人才队伍的建设 | 第49-51页 |
第6章 销售与收款环节内部控制审计案例—河南大有能源 | 第51-56页 |
6.1 背景资料:会计师事务所与被审计单位基本情况 | 第51页 |
6.2 对大有能源销售与收款环节内部控制审计过程 | 第51-54页 |
6.2.1 了解河南大有能源的内部控制 | 第51-53页 |
6.2.2 发现大有能源销售与收款环节内部控制风险点,确定测试范围 | 第53页 |
6.2.3 对大有能源销售与收款环节进行控制测试 | 第53页 |
6.2.4 评价内部控制缺陷,完成内部控制审计报告 | 第53-54页 |
6.3 案例小结及启示 | 第54-56页 |
第7章 研究结论及局限性 | 第56-58页 |
7.1 研究结论 | 第56页 |
7.2 局限性 | 第56-58页 |
附录 | 第58-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4页 |
后记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