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禾谷类作物论文--麦论文--小麦论文

冬小麦抗旱节水品种筛选及种植方式研究

致谢第4-7页
摘要第7-8页
1. 文献综述第8-12页
    1.1 土壤水分对小麦植株干物质积累量及转运量的影响第8-9页
    1.2 土壤耗水量及耗水特性、水分利用效率第9-10页
    1.3 小麦产量及其产量构成第10-11页
    1.4 不同小麦品种抗旱性鉴定第11-12页
        1.4.1 抗旱系数及抗旱指数第11页
        1.4.2 株高及株高胁迫指数第11-12页
引言第12-13页
2 材料与方法第13-15页
    2.1 试验设计第13页
        2.1.1 抗旱小麦品种筛选第13页
        2.1.2 节水小麦品种筛选第13页
        2.1.3 种植方式第13页
    2.2 测定指标与方法第13-14页
        2.2.1 干物质积累与转运第13页
        2.2.2 土壤含水量测定第13-14页
        2.2.3 土壤耗水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计算第14页
        2.2.4 小麦产量及其产量构成的测定第14页
        2.2.5 不同小麦品种抗旱系数及抗旱指数的计算第14页
        2.2.6 不同小麦品种株高及株高胁迫指数第14页
    2.3 数据计算与分析第14-15页
3. 结果分析第15-37页
    3.1 抗旱小麦品种筛选第15-17页
        3.1.1 不同小麦品种的产量及抗旱指数第15页
        3.1.2 水分胁迫敏感因子与抗旱指数的相关性分析第15-16页
        3.1.3 茎鞘与小麦抗旱性的关系第16-17页
    3.2 节水小麦品种筛选第17-29页
        3.2.1 不同小麦品种抗旱系数及抗旱指数第17-18页
        3.2.2 不同小麦品种株高第18-20页
        3.2.3 不同小麦品种干物质积累量及转运第20-24页
            3.2.3.1 不同小麦品种主要生育时期干物质积累第20-21页
            3.2.3.2 不同小麦品种干物质的转运量及籽粒贡献率第21-24页
        3.2.4 不同小麦品种土壤耗水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第24-26页
            3.2.4.1 总耗水量第24-25页
            3.2.4.2 土壤水分利用效率第25-26页
        3.2.5 不同小麦品种产量及其产量构成第26-29页
    3.3 抗旱节水种植方式第29-35页
        3.3.1 不同种植方式对小麦干物质积累量及转运的影响第29-31页
            3.3.1.1 不同种植方式对小麦干物质积累量的影响第29-30页
            3.3.1.2 不同种植方式对小麦花前花后干物质转运的影响第30-31页
        3.3.2 不同种植方式对小麦成熟期土壤水分含量的影响第31-32页
        3.3.3 不同种植方式对小麦降雨利用效率的影响第32-33页
        3.3.4 不同种植方式对小麦产量及其产量结构的影响第33-35页
    3.4 抗旱节水栽培关键技术第35-37页
        3.4.1 抗旱品种第35页
        3.4.2 耕作方式第35页
        3.4.3 播种技术第35页
        3.4.4 覆盖保墒措施第35-36页
        3.4.5 叶面喷施抗旱剂及微量元素提高抗旱性第36-37页
4. 结论与讨论第37-40页
    4.1 抗旱节水品种筛选第37页
    4.2 干物质积累量及转运特征第37-38页
    4.3 土壤水分及水分利用效率第38-39页
    4.4 产量及其产量构成第39-40页
参考文献第40-49页
ABSTRACT第49-50页

论文共5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DSSAT模型豫北冬小麦—夏玉米保护性耕作下农田水、碳、氮含量变化模拟分析
下一篇:黄淮南片冬麦区小麦品种冬春性与生育期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