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及设备论文--自动化系统论文--自动控制、自动控制系统论文

基于现场总线与工业以太网的现场智能测控单元

原创性声明第2页
关于学位论文使用授权的声明第2-7页
摘要第7-9页
ABSTRACT第9-10页
第一章 现场总线与工业以太网概述第11-20页
    1.1 现场总线概述第11-14页
        1.1.1 现场总线技术的特点第11-12页
        1.1.2 现场总线的优势第12-13页
        1.1.3 现场总线的现状及发展第13-14页
    1.2 工业以太网概述第14-18页
        1.2.1 工业以太网技术的发展现状第14-15页
        1.2.2 工业以太网的主要标准第15-17页
        1.2.3 工业以太网技术的发展趋势与前景第17-18页
    1.3 课题方案设计第18-20页
        1.3.1 任务分析第18-19页
        1.3.2 系统设计第19-20页
第二章 PROFIBUS-DP总线协议与TCP/IP协议第20-28页
    2.1 PROFIBUS简介第20-21页
        2.1.1 PROFIBUS的发展第20页
        2.1.2 PROFIBUS的协议类型第20-21页
    2.2 PROFIBUS通信协议第21-25页
        2.2.1 PROFIBUS协议结构第21-22页
        2.2.2 PROFIBUS通信模型第22-25页
            2.2.1.1 物理层第22页
            2.2.2.2 数据链路层第22-25页
            2.2.2.3 应用层第25页
    2.3 TCP/IP协议的体系结构第25-28页
        2.3.1 TCP/IP协议层次第25-26页
        2.3.2 以太网帧结构第26-28页
第三章 现场测控单元PROFIBUS-DP协议接口设计第28-45页
    3.1 协议控制芯片SPC3第28-32页
        3.1.1 SPC3简介第28页
        3.1.2 存储区分配第28-29页
        3.1.3 PROFIBUS-DP服务存取点第29-32页
    3.2 PROFIBUS-DP诊断机制第32-36页
        3.2.1 PROFIBUS-DP从站的诊断数据结构第33-34页
        3.2.2 PROFIBUS-DP从站诊断实现第34-36页
    3.3 接口电路设计第36-42页
        3.3.1 SPC3与CPU的接口电路第36-37页
        3.3.2 SPC3与主站通信接口电路第37-38页
        3.3.3 软件实现第38-42页
    3.4 PROFIBUS通信实时特性分析第42-45页
        3.4.1 PROFIBUS控制系统的时间分析第42-44页
        3.4.2 实时特性分析结论第44-45页
第四章 现场测控单元以太网协议接口设计第45-62页
    4.1 以太网控制器RTL8019AS概述第45-46页
    4.2 以太网接口电路设计第46-58页
        4.2.1 接口硬件电路第46-47页
        4.2.2 软件实现第47-58页
            4.2.2.1 以太网底层驱动实现第48-52页
            4.2.2.2 TCP协议实现第52-57页
            4.2.2.3 ARP协议实现第57-58页
    4.3 以太网通信实时特性分析第58-62页
        4.3.1 共享型以太网第58-59页
        4.3.2 交换型以太网第59-61页
        4.3.3 实时特性分析小结第61-62页
第五章 现场测控单元功能模块设计第62-70页
    5.1 功能模块简介第62-63页
    5.2 隔离型数字量输入模块第63-65页
        5.2.1 硬件设计第63-64页
        5.2.2 软件实现第64-65页
    5.3 模拟信号输入模块第65-70页
        5.3.1 硬件设计第65-68页
        5.3.2 软件实现第68-70页
第六章 现场测控单元在控制网络中的应用第70-81页
    6.1 应用方案1第70-71页
    6.2 应用方案2第71-72页
    6.3 PROFIBUS-DP接口通信测试第72-74页
    6.4 人机界面(HMI)第74-81页
        6.4.1 PROFIBUS-DP通信HMI设计第74-77页
        6.4.2 工业以太网通信HMI设计第77-81页
第七章 结论及展望第81-82页
参考文献第82-85页
致谢第85-86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86-87页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第87页

论文共8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8位MCU IP核的功能仿真与FPGA验证
下一篇:席勒的自由观念和美育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