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园艺论文--观赏园艺(花卉和观赏树木)论文--一、二年生花卉类论文--其他论文

不同保鲜剂对洋桔梗切花的保鲜效应

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页
缩略语表第8-11页
第一章 前言第11-23页
    1 切花采后生理生化变化第11-17页
        1.1 水分代谢第11-12页
        1.2 呼吸作用第12-13页
        1.3 植物激素第13-14页
        1.4 糖代谢第14-15页
        1.5 蛋白质的代谢第15页
        1.6 膜透性,SOD、CAT、POD酶活性的变化第15-16页
        1.7 钙与切花衰老第16页
        1.8 微生物与切花衰老第16-17页
    2 植物衰老过程中花瓣细胞的变化第17页
    3. 植物体内活性氧的产生与清除第17-18页
        3.1 活性氧的产生第17页
        3.2 过多的活性氧对植物细胞膜的伤害第17-18页
        3.3 植物体内保护系统对活性氧的清除第18页
    4. 保鲜剂种类第18-19页
    5. 洋桔梗介绍第19-23页
        5.1 洋桔梗第19-20页
        5.2 洋桔梗的市场前景分析第20页
        5.3 洋桔梗的生物学特性第20页
        5.4 洋桔梗分类第20-21页
        5.5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第21-23页
第二章 含无机盐与GA_3的预处液对洋桔梗切花的保鲜研究第23-36页
    1. 材料与方法第23-27页
        1.1 试验材料第23页
        1.2 试验设计第23-24页
        1.3 观测指标测定方法第24-27页
    2 结果与分析第27-34页
        2.1 洋桔梗切花最适预处液的筛选结果与分析第27-29页
        2.2 含无机盐与GA的预处液对切花保鲜生理效应的影响第29-34页
            (1) 含无机盐与GA的预处液对切花鲜重变化率的影响第29-30页
            (2) 含无机盐与GA的预处液对切花水分平衡值的影响第30-31页
            (3) 含无机盐与GA的预处液对切花蛋白质含量的影响第31-32页
            (4) 含无机盐与GA的预处液对切花SOD活性影响第32-34页
    3 讨论第34-36页
第三章 含CoCl_2与硼酸的瓶插液对洋桔梗切花的保鲜作用第36-42页
    1 材料与方法第36页
        1.1 试验材料第36页
        1.2 试验设计第36页
        1.3 观测指标测定方法第36页
    2 结果与分析第36-40页
        2.1 含CoCl_2和硼酸的瓶插液对切花瓶插寿命的影响第36-37页
        2.2 含CoCl_2和硼酸的瓶插液对切花鲜重变化率的影响第37页
        2.3 含CoCl_2和硼酸的瓶插液对切花水分平衡值的影响第37-38页
        2.4 含CoCl_2和硼酸的瓶插液对切花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的影响第38-39页
        2.5 含CoCl_2和硼酸的瓶插液对切花SOD活性的影响第39页
        2.6 含CoCl_2和硼酸的瓶插液对切花CAT活性的影响第39-40页
        2.7 含CoCl_2和硼酸的瓶插液对切花电导率的影响第40页
    3 讨论第40-42页
第四章 含SA和CoCl_2的瓶插液对洋桔梗切花的保鲜效果第42-49页
    1 材料与方法第42-43页
        1.1 试验材料第42页
        1.2 试验设计第42-43页
        1.3 观测指标测定方法第43页
    2 结果与分析第43-47页
        2.1 洋桔梗切花最适瓶插液的筛选结果与分析第43-45页
        2.2 含水杨酸和CoCl_2的瓶插液对洋桔梗切花保鲜生理效应的影响第45-47页
            (1) 含水杨酸和CoCl_2的瓶插液对切花蛋白质含量的影响第45-46页
            (2) 含水杨酸和CoCl_2的瓶插液对切花SOD活性的影响第46页
            (3) 含水杨酸和CoCl_2的瓶插液对切花CAT活性的影响第46-47页
            (4) 含水杨酸和CoCl_2的瓶插液对切花电导率的影响第47页
    3 讨论第47-49页
参考文献第49-53页
研究生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53-54页
致谢第54页

论文共5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洋桔梗不同种质遗传差异的AFLP分析
下一篇:芍药花瓣类黄酮成分分析及其对花色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