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高分子化学(高聚物)论文

抗原子氧用含磷聚芳醚和聚酰亚胺材料的制备及研究

摘要第4-7页
Abstract第7-10页
插图索引第16-20页
表格索引第20-22页
第1章 绪论第22-50页
    1.1 引言第22页
    1.2 低地球轨道环境第22-28页
        1.2.1 原子氧第23-24页
        1.2.2 热循环第24-26页
        1.2.3 空间辐射第26-27页
        1.2.4 空间碎片和微流星体第27页
        1.2.5 高真空第27-28页
    1.3 航天器上原子氧敏感材料及防护第28-32页
        1.3.1 复合材料第28-29页
        1.3.2 热控材料第29-30页
        1.3.3 光学材料第30-31页
        1.3.4 太阳能电力系统第31页
        1.3.5 密封材料第31-32页
        1.3.6 润滑剂材料第32页
    1.4 原子氧对材料的作用机制第32-34页
        1.4.1 与无机,金属材质的作用第33-34页
        1.4.2 与有机聚合物材料的作用第34页
    1.5 材料抗原子氧性能的评估第34-39页
        1.5.1 空间暴露实验第35-37页
        1.5.2 地面模拟试验第37-39页
    1.6 抗原子氧材料的研究进展第39-48页
        1.6.1 无机材料第39-40页
        1.6.2 含氟有机聚合物材料第40-41页
        1.6.3 有机硅聚合物材料第41-42页
        1.6.4 含磷聚合物第42-48页
    1.7 研究课题的提出和主要研究内容第48-50页
第2章 实验原料与测试手段第50-54页
    2.1 原料第50-51页
    2.2 表征技术和实验方法第51-54页
第3章 含磷聚芳醚的制备及表征第54-70页
    3.1 引言第54页
    3.2 实验部分第54-56页
        3.2.1 双氟单体4,4'-二氟二苯苯磷氧(BFPPO)的合成第54-55页
        3.2.2 含磷聚芳醚(PAEPO、6F-PAEPO)的制备第55-56页
        3.2.3 含磷含氟聚芳醚薄膜的制备第56页
    3.3 结果与讨论第56-68页
        3.3.1 双氟单体4,4'-二氟二苯苯磷氧(BFPPO)的表征第56-58页
        3.3.2 聚合物的合成及结构表征第58-60页
        3.3.3 聚合物的溶解性第60-61页
        3.3.4 聚芳醚薄膜的光学性能第61-62页
        3.3.5 含磷聚芳醚热性能和阻燃性表征第62-64页
        3.3.6 聚芳醚薄膜的机械性能第64-68页
    3.4 本章小结第68-70页
第4章 含磷无规共聚聚酰亚胺的制备及性能表征第70-90页
    4.1 引言第70页
    4.2 实验部分第70-73页
        4.2.1 含磷二胺单体m-BAPPO的制备第70-71页
        4.2.2 含磷聚酰亚胺无规共聚物前聚体的制备第71-72页
        4.2.3 含磷聚酰亚胺无规共聚物薄膜的制备第72-73页
    4.3 结果与讨论第73-88页
        4.3.1 含磷二胺单体m-BAPPO的制备第73-75页
        4.3.2 含磷无规共聚聚酰亚胺的合成表征及其薄膜的制备第75-77页
        4.3.3 热性能第77-80页
        4.3.4 阻燃性第80-81页
        4.3.5 机械性能第81-85页
        4.3.6 线膨胀系数第85-87页
        4.3.7 光透过性能第87-88页
    4.4 本章小结第88-90页
第5章 含磷聚酰亚胺复合膜的制备及性能第90-104页
    5.1 引言第90-91页
    5.2 含磷聚酰亚胺复合膜的制备第91-94页
        5.2.1 复合膜基底层亚胺化温度的选择第91-93页
        5.2.2 含磷聚酰亚胺复合膜厚度的控制第93-94页
    5.3 复合膜结构的表征第94-103页
        5.3.1 机械性能第96-99页
        5.3.2 热性能第99-101页
        5.3.3 线膨胀系数第101-102页
        5.3.4 光透过性第102-103页
    5.4 本章小结第103-104页
第6章 含磷聚合物薄膜的抗原子氧性能研究第104-122页
    6.1 引言第104页
    6.2 抗原子氧性能测试第104-108页
        6.2.1 原子氧效应地面模拟设备及参数第104-106页
        6.2.2 聚合物的质量损失和侵蚀率第106-108页
    6.3 测试时间对聚合物的抗原子氧性能的影响第108-110页
    6.4 原子氧实验后薄膜表面形貌的表征第110-111页
        6.4.1 SEM分析第110-111页
        6.4.2 AFM分析第111页
    6.5 原子氧试验前后薄膜表面元素分析第111-120页
        6.5.1 EDX分析第111-112页
        6.5.2 XPS分析第112-119页
        6.5.3 含磷聚酰亚胺与原子氧的作用机理浅析第119-120页
    6.6 小结第120-122页
第7章 结论及下一步研究方向第122-124页
参考文献第124-136页
致谢第136-137页
作者简历第137-138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138页

论文共13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固体酸碱催化剂的制备及在酯交换法制备生物柴油反应中的应用
下一篇:微分包含强吸引子的光滑Morse-Lyapunov函数及其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