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4-6页 |
| Abstract | 第6-7页 |
| 绪论 | 第10-19页 |
| 一、《佛顶尊胜陀罗尼经》经幢概述 | 第10-18页 |
| 二、选题意义 | 第18页 |
| 三、研究方法 | 第18-19页 |
| 第一章《佛顶尊胜陀罗尼经》的译本和流传 | 第19-29页 |
| 一、密教经典传译简介 | 第19-21页 |
| 二、《佛顶尊胜陀罗尼经》的译本 | 第21-29页 |
| (一)唐代《佛顶尊胜陀罗尼经》的译本 | 第21-24页 |
| (二)佛陀波利携经来华时间争议 | 第24-29页 |
| 第二章 邢台开元寺历史沿革及寺内经幢 | 第29-55页 |
| 一、邢台开元寺的历史沿革 | 第29-35页 |
| (一)开元寺的兴起 | 第29-30页 |
| (二)开元寺的发展 | 第30-33页 |
| (三)开元寺的鼎盛 | 第33-34页 |
| (四)开元寺的衰落 | 第34-35页 |
| 二、邢台开元寺内的经幢分类 | 第35-39页 |
| (一)按经幢的结构分类 | 第36-37页 |
| (二)按幢身所刻经文分类 | 第37-39页 |
| 三、开元寺重要经幢分析 | 第39-55页 |
| (一)开元寺内的唐代经幢 | 第40-47页 |
| (二)开元寺内五代时期的经幢 | 第47-55页 |
| 第三章 唐代邢台《佛顶尊胜陀罗尼经》经幢流行的原因 | 第55-61页 |
| 一、五台山文殊信仰 | 第55-56页 |
| 二、统治者的支持 | 第56-57页 |
| 三、和佛经内容有关 | 第57-58页 |
| 四、邢台的环境有关 | 第58-61页 |
| 结语 | 第61-63页 |
| 参考文献 | 第63-67页 |
| 附录 | 第67-68页 |
| 致谢 | 第68-69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