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10-14页 |
第二章 图们江地区开发的综合背景分析 | 第14-19页 |
第一节 国际背景:世界区域经济合作 | 第14-15页 |
第二节 国内背景:中国沿边开放战略 | 第15-17页 |
第三节 吉林省情:振兴吉林经济 | 第17页 |
第四节 区位优势:东北亚"金三角" | 第17-19页 |
第三章 图们江地区开发的SWOT分析 | 第19-32页 |
第一节内部优势分析 | 第19-24页 |
一、"长吉图"开发上升为国家战略 | 第19-20页 |
二、相对丰富的资源优势 | 第20页 |
三、宽松的政策优势 | 第20-21页 |
四、独特区位和人文优势 | 第21页 |
五、对外通道和交通建设不断加强 | 第21-22页 |
六、对外贸易发展迅速 | 第22-23页 |
七、吸引的外国投资数量不断增加 | 第23-24页 |
第二节 内部劣势分析 | 第24-26页 |
一、吉林省经济实力和支持推动力度不足 | 第24-25页 |
二、传统计划经济影响深远,市场经济机制薄弱 | 第25-26页 |
第三节 外部机遇分析 | 第26-28页 |
一、区域经济合作的大环境给图们江地区经济合作带来的深刻影响 | 第26-27页 |
二、东北亚区域合作的环境发生新变化 | 第27页 |
三、大图们江地区开发成为东北亚各国的共识 | 第27-28页 |
第四节 外部威胁和风险分析 | 第28-30页 |
一、受历史地缘政治因素的影响,各国对合作开发的动力不足 | 第28-29页 |
二、受东北亚各国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缺乏合作开发的经济基础 | 第29-30页 |
三、朝鲜半岛局势增加了图们江地区区域合作的不确定性 | 第30页 |
第五节 SWOT分析的基本结论 | 第30-32页 |
第四章 图们江地区开发战略定位和模式选择 | 第32-37页 |
第一节 图们江地区开发的战略定位 | 第32-34页 |
第二节 图们江地区开发的模式选择 | 第34-37页 |
第五章 图们江地区开发的具体对策 | 第37-41页 |
第一节 强化地方政府主导作用,完善地方政府间的合作机制 | 第37-38页 |
第二节 构建区域发展法规框架,创造公平竞争环境 | 第38页 |
第三节 加强多边金融合作,积极探索更加灵活的投融资机制 | 第38页 |
第四节 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投资环境 | 第38-39页 |
第五节 加快通道建设,破解运输瓶颈 | 第39页 |
第六节 加强国际联动,推进跨国合作 | 第39-40页 |
第七节 大投入打造大产业,着力培育四大基地 | 第40页 |
第八节 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发展循环生态经济 | 第40-41页 |
结论 | 第41-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8页 |
致谢 | 第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