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第一章 建设新型农村科技服务体系意义和必要性 | 第8-13页 |
第一节 建设新型农村科技服务体系的意义 | 第8页 |
第二节 建设新型农村科技服务体系的必要性 | 第8-12页 |
一、建设新型农村科技服务体系是增加农民收入的迫切要求 | 第9页 |
二、建设新型农村科技服务体系是优化农业结构的前提条件 | 第9-10页 |
三、建设新型农村科技服务体系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关键所在 | 第10页 |
四、建设新型农村科技服务体系是壮大农业产业链的必备条件 | 第10-11页 |
五、建设新型农村科技服务体系是强化地方科技的有力支撑 | 第11页 |
六、建设新型农村科技服务体系是加快农业对外开放的必要推动力 | 第11页 |
七、建设新型农村科技服务体系是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必山之路 | 第11-12页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12-13页 |
第二章 抚顺市新型农村科技服务体系中模式特点分析与新型模式构建 | 第13-25页 |
第一节 抚顺市农村科技服务体系现状分析 | 第13-17页 |
一、国内外农村科技服务体系的现状与问题 | 第13-14页 |
二、抚顺市农村科技服务体系现状 | 第14-15页 |
三、抚顺市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创新的原则 | 第15-17页 |
第二节 抚顺市新型农村科技服务体系模式构建 | 第17-21页 |
一、科技特派团+示范基地(示范园)+农户模式 | 第17-18页 |
二、科技特派组+龙头企业+农户模式 | 第18-19页 |
三、科技特派员+农民合作组织+农户模式 | 第19-20页 |
四、科技特派团(组、员)创业"四位一体"模式 | 第20-21页 |
第三节 抚顺市新型农村科技服务体系的功能分析 | 第21-24页 |
一、抚顺市资源优势分析 | 第21页 |
二、建设抚顺市农业主导产业科技服务体系 | 第21-24页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24-25页 |
第三章 抚顺市农村科技服务体系中运行机制问题分析与新运行机制建立 | 第25-33页 |
第一节 农村科技服务体系运行机制的基本理论 | 第25-26页 |
一、农村科技服务体系运行机制的基本概念 | 第25-26页 |
二、新型农村科技服务体系运行机制的功能分析 | 第26页 |
第二节 抚顺市农村科技服务体系运行机制现状 | 第26-27页 |
一、农业科技服务体系管理机制不健全 | 第26-27页 |
二、资金投入机制不够完善 | 第27页 |
第三节 建设抚顺市新型科技服务体系运行机制的对策 | 第27-32页 |
一、体现政府主导,多家部门联动工作机制 | 第27-28页 |
二、建立新型科技服务体系考评激励机制 | 第28-29页 |
三、建立新型服务体系人才培养与流动机制 | 第29-30页 |
四、建立新型科技服务体系科研项目引领机制 | 第30-31页 |
五、建立新型科技服务体系信息交流互动机制 | 第31页 |
六、建立新型科技服务体系资金保障机制 | 第31-32页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第四章 抚顺市新型农村科技服务体系的综合评价 | 第33-41页 |
第一节 抚顺市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工作基础与特点分析 | 第33-34页 |
一、抚顺市科技特派工作开展现状 | 第33页 |
二、抚顺市现有科技服务体系特点 | 第33-34页 |
第二节 抚顺市新型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创新的关键因素 | 第34-36页 |
一、送农民上大学培养农村实用技术人才 | 第34页 |
二、发展特色产业基地作为科技特派行动的切入点 | 第34页 |
三、培育引进扶持和壮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 第34-35页 |
四、促进民营经济合作组织发展 | 第35页 |
五、加强农业科技信息化建设 | 第35-36页 |
第三节 抚顺市新型农村科技服务体系的效果评价 | 第36-40页 |
一、农村科技服务体系的效果评价的意义 | 第36页 |
二、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基本模式的效果评价 | 第36-40页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结论 | 第41-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5页 |
致谢 | 第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