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1 引言 | 第8-14页 |
1.1 选题意义与研究目的 | 第8-9页 |
1.1.1 选题意义 | 第8页 |
1.1.2 研究目的 | 第8-9页 |
1.2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9页 |
1.2.1 研究思路 | 第9页 |
1.2.2 研究方法 | 第9页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9-13页 |
1.3.1 国内相关研究 | 第9-12页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3.3 文献评述 | 第13页 |
1.4 论文的创新之处与存在的不足 | 第13-14页 |
1.4.1 存在的创新 | 第13页 |
1.4.2 存在的不足 | 第13-14页 |
2 相关概念与理论概述 | 第14-17页 |
2.1 相关概念 | 第14页 |
2.2 相关理论 | 第14-17页 |
2.2.1 粮食市场化理论 | 第14-15页 |
2.2.2 粮食安全理论 | 第15页 |
2.2.3 农业支持理论 | 第15-16页 |
2.2.4 收入补贴优势理论 | 第16-17页 |
3 当前农业支持政策实施效果及问题分析 | 第17-23页 |
3.1 当前农业支持政策实施效果及农户认知情况 | 第17-18页 |
3.1.1 农业生产补贴政策实施效果及农户认知情况 | 第17页 |
3.1.2 最低收购价政策实施效果及农户认可情况 | 第17-18页 |
3.2 当前农业支持政策实施问题—以最低收购价政策为例 | 第18-19页 |
3.3 国内粮食供给与最低收购价政策相关性分析 | 第19-22页 |
3.3.1 当前国内粮食现状 | 第19-20页 |
3.3.2 粮食供给与最低收购价之间相关性分析 | 第20-22页 |
3.4 小结 | 第22-23页 |
4 未来农民收入补贴政策设计目标 | 第23-26页 |
4.1 农民收入补贴政策直接目标 | 第23页 |
4.2 农民收入补贴政策间接目标 | 第23-26页 |
4.2.1 更好发挥市场调节作用,提高农民收入 | 第23页 |
4.2.2 有效促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 | 第23-25页 |
4.2.3 体现农产品质量差异性 | 第25-26页 |
5 发达国家农业支持政策对我国的启示 | 第26-32页 |
5.1 美国农业支持政策经验总结 | 第26-27页 |
5.1.1 美国具体粮食调控举措 | 第26-27页 |
5.1.2 美国农业支持政策效果 | 第27页 |
5.2 日本农业支持政策经验总结 | 第27-28页 |
5.2.1 日本具体粮食调控举措 | 第27-28页 |
5.2.2 日本农业支持政策效果 | 第28页 |
5.3 韩国农业支持政策经验总结 | 第28-29页 |
5.3.1 韩国具体粮食调控举措 | 第28-29页 |
5.3.2 韩国农业支持政策效果 | 第29页 |
5.4 各发达国家农业支持政策对我国的启示 | 第29-32页 |
5.4.1 美国农业支持政策对我国的启示 | 第29-30页 |
5.4.2 日本农业支持政策对中国的启示 | 第30页 |
5.4.3 韩国农业支持政策对中国的启示 | 第30-32页 |
6 未来农民收入补贴政策设计 | 第32-38页 |
6.1 直接支付补贴政策 | 第32-34页 |
6.1.1 直接支付补贴政策内涵及目标 | 第32-33页 |
6.1.2 直接支付补贴政策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 第33页 |
6.1.3 直接支付补贴政策的实施方案 | 第33-34页 |
6.2 老年农民提前退休补贴政策 | 第34-35页 |
6.2.1 老年农民提前退休补贴政策的内涵和目标 | 第34页 |
6.2.2 老年农民提前退休补贴政策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 第34-35页 |
6.2.3 老年农民提前退休补贴政策的实施方案 | 第35页 |
6.3 亲环境农业直接补贴政策 | 第35-38页 |
6.3.1 亲环境农业直接补贴政策的内涵和目标 | 第35-36页 |
6.3.2 亲环境农业直接补贴政策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 第36页 |
6.3.3 亲环境农业直接补贴的实施方案 | 第36-38页 |
7 全文总结和政策建议 | 第38-41页 |
7.1 全文总结 | 第38页 |
7.2 政策建议 | 第38-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5页 |
附件一:小麦种植面积及其各变量具体数据 | 第45-46页 |
附件二:农业政策现状调查问卷 | 第46-48页 |
致谢 | 第48-49页 |
个人简介 | 第49-50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