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大湖塘钨矿含矿花岗岩成因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1 前言 | 第14-21页 |
1.1 选题依据 | 第14页 |
1.2 含钨含铜花岗岩研究现状及进展 | 第14-16页 |
1.3 大湖塘矿区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第16-18页 |
1.4 研究意义、研究内容及研究思路 | 第18-20页 |
1.5 论文工作情况及实物工作量 | 第20-21页 |
2 区域地质背景 | 第21-46页 |
2.1 江南造山带(中-东段)演化历史 | 第21-24页 |
2.2 区域沉积建造 | 第24-28页 |
2.3 区域构造特征 | 第28-44页 |
2.4 区域岩浆岩 | 第44页 |
2.5 区域矿产 | 第44-46页 |
3 矿区矿床地质 | 第46-59页 |
3.1 矿区地质 | 第46-54页 |
3.2 矿床地质 | 第54-57页 |
3.3 矿床同位素特征及成矿物质来源 | 第57-59页 |
4 侵入岩年代学研究 | 第59-104页 |
4.1 大湖塘矿区侵入岩类岩石特征及穿插关系 | 第59-66页 |
4.2 分析方法简介 | 第66页 |
4.3 锆石特征 | 第66-91页 |
4.4 U-Pb年龄分析结果及讨论 | 第91-98页 |
4.5 年龄数据合理性分析 | 第98-102页 |
4.6 晚中生代岩浆岩侵位、结晶顺序讨论 | 第102页 |
4.7 其它地质意义综合探讨 | 第102-104页 |
5 岩石地球化学特征与成因分析 | 第104-140页 |
5.1 常量元素组成 | 第104-111页 |
5.2 稀土及微量元素 | 第111-125页 |
5.3 含矿花岗岩岩浆演化作用探讨 | 第125-129页 |
5.4 Sr-Nd-Hf同位素 | 第129-140页 |
6 岩浆起源、侵位及地球动力学背景 | 第140-150页 |
6.1 大湖塘钨矿区晚中生代花岗岩形成的构造环境 | 第140-141页 |
6.2 岩浆形成时的温度及流体条件分析 | 第141-142页 |
6.3 源岩分析 | 第142-145页 |
6.4 岩浆房及母岩浆成分分析 | 第145页 |
6.5 含矿岩浆系统形成机理和地球动力学背景探讨 | 第145-150页 |
7 含矿花岗岩与成矿关系 | 第150-159页 |
7.1 含矿花岗岩岩体与矿体具有密切的空间关系 | 第150页 |
7.2 含矿花岗岩成岩时间与成矿时间具有一致性 | 第150-151页 |
7.3 成矿金属来源于岩浆 | 第151页 |
7.4 岩浆含水性与成矿关系 | 第151页 |
7.5 岩浆氧逸度(f O_2)与成矿关系 | 第151-153页 |
7.6 花岗岩类物源与矿化的关系 | 第153-154页 |
7.7 含矿花岗岩岩浆演化与成矿关系 | 第154-156页 |
7.8 板内挤压造山环境有利成矿 | 第156页 |
7.9 成岩成矿概念模型 | 第156-157页 |
7.10 后期找矿的几点思考 | 第157-159页 |
8 结论 | 第159-161页 |
致谢 | 第161-162页 |
参考文献 | 第162-188页 |
攻读学位期间以第一作者发表论文情况 | 第18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