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5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1.2 组合成像技术研究状况 | 第10-11页 |
1.3 立体元图像压缩的研究状况 | 第11-13页 |
1.4 论文的研究内容及结构安排 | 第13-15页 |
第2章 组合成像技术 | 第15-25页 |
2.1 立体显示技术简介 | 第15-16页 |
2.2 组合成像技术成像过程模型 | 第16-17页 |
2.3 组合成像技术与光场的关系 | 第17-20页 |
2.4 组合成像系统分类 | 第20-25页 |
2.4.1 用透镜阵列直接采集 | 第20-21页 |
2.4.2 传感器阵列采集 | 第21-22页 |
2.4.3 传感器随机分布 | 第22页 |
2.4.4 传感器沿轴分布 | 第22-23页 |
2.4.5 估计坐标未知的传感器的位置 | 第23-24页 |
2.4.6 计算机生成立体元图像 | 第24-25页 |
第3章 立体元图像的压缩编码 | 第25-67页 |
3.1 立体元图像阵列的表示方法 | 第25-26页 |
3.2 各种表示方法的像素表达式 | 第26-28页 |
3.3 立体元图像的特性 | 第28-31页 |
3.3.1 立体元图像源自锥形光束 | 第28-29页 |
3.3.2 相邻立体元图像间的移位相似性 | 第29-31页 |
3.4 子图像的特性 | 第31-40页 |
3.4.1 子图像是源自平行光线 | 第31-32页 |
3.4.2 子图像投影的角度不变性 | 第32-33页 |
3.4.3 子图像投影的大小不变性 | 第33-34页 |
3.4.4 一幅子图像内像素的相似性 | 第34-37页 |
3.4.5 子图像的移位相似性 | 第37-40页 |
3.5 光线空间图像的特性 | 第40-42页 |
3.5.1 光线空间图像的线性结构 | 第41页 |
3.5.2 光线空间图像中物体遮挡关系的直接性 | 第41-42页 |
3.6 对立体元图像阵列采样 | 第42-44页 |
3.6.1 根据透镜阵列参数等间隔采样及重建 | 第42页 |
3.6.2 通过立体匹配计算采样间隔 | 第42-43页 |
3.6.3 只一次单一固定采样间隔的缺点 | 第43页 |
3.6.4 多次等间隔采样形成拼接图像阵列 | 第43-44页 |
3.6.5 一次非等间隔采样 | 第44页 |
3.7 拼接图像阵列 | 第44-48页 |
3.8 拼接图像阵列的结构特性 | 第48-49页 |
3.8.1 拼接图像阵列的结构仅与采样间隔有关 | 第48页 |
3.8.2 拼接图像阵列中相邻拼接图像的整体相似性 | 第48-49页 |
3.8.3 拼接图像阵列的结构的环形特性 | 第49页 |
3.9 组合成像图像阵列的预测结构 | 第49-60页 |
3.9.1 多视点视频简介 | 第49-50页 |
3.9.2 单视点视频预测结构 | 第50-51页 |
3.9.3 多视点视频预测结构 | 第51-56页 |
3.9.4 组合成像预测结构 | 第56-58页 |
3.9.5 组合成像预测结构的环形特性 | 第58-60页 |
3.10 压缩效果衡量标准 | 第60页 |
3.11 立体元图像的压缩 | 第60-65页 |
3.12 实验结果分析 | 第65-67页 |
第4章 组合成像视频序列的压缩编码 | 第67-75页 |
4.1 组合成像视频序列的压缩思路 | 第67-68页 |
4.1.1 单视点方向 | 第67-68页 |
4.1.2 多视点方向 | 第68页 |
4.2 组合成像视频序列的压缩发展状况 | 第68-69页 |
4.3 组合成像视频序列的预测结构 | 第69-70页 |
4.4 组合成像视频序列的压缩 | 第70-74页 |
4.4.1 HEVC 简介 | 第70-72页 |
4.4.2 使用 HEVC 压缩组合成像视频序列 | 第72页 |
4.4.3 使用多视点方法压缩组合成像视频序列 | 第72-74页 |
4.5 实验结果分析 | 第74-75页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5-77页 |
5.1 总结 | 第75页 |
5.2 展望 | 第75-77页 |
参考文献 | 第77-81页 |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 第81-83页 |
致谢 | 第8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