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8-10页 |
1.1 研究的背景和现状 | 第8页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8页 |
1.3 研究的方法和结果 | 第8-10页 |
第二章 公证制度概述 | 第10-18页 |
2.1 公证的界定 | 第10-13页 |
2.1.1 关于公证概念 | 第10-11页 |
2.1.2 公证证明与相关其它证明的差别 | 第11-12页 |
2.1.2.1 公证与领事认证 | 第11-12页 |
2.1.2.2 公证与私证 | 第12页 |
2.1.2.3 公证证明与诉讼证明 | 第12页 |
2.1.3 公证制度内涵 | 第12-13页 |
2.1.3.1 公证主体 | 第12-13页 |
2.1.3.2 公证客体 | 第13页 |
2.1.3.3 公证内容 | 第13页 |
2.2 公证的功能 | 第13-14页 |
2.3 公证制度的性质 | 第14-18页 |
2.3.1 公证的性质 | 第14-15页 |
2.3.2 公证机构性质 | 第15-16页 |
2.3.3 公证权的性质 | 第16-18页 |
第三章 中国公证制度的现状 | 第18-25页 |
3.1 我国现代公证及改革概述 | 第18-19页 |
3.1.1 新中国建立至今的公证 | 第18-19页 |
3.1.2 我国公证的历次改革 | 第19页 |
3.2 我国公证立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19-25页 |
3.2.1 现行公证法中缺少对必须公证事项的规定 | 第20-21页 |
3.2.2 《公证法》对公证赔偿规定较为抽象、实务中缺乏可操作性 | 第21页 |
3.2.3 未专门制订《公证员法》 | 第21-22页 |
3.2.4 公证机构缺乏独立性 | 第22-23页 |
3.2.5 公证调查核实难 | 第23页 |
3.2.6 公证立法较为落后,法律条文更新缓慢 | 第23-25页 |
第四章 国外两大法系一些国家及地区的公证制度 | 第25-30页 |
4.1 大陆法系国家的公证制度 | 第25-28页 |
4.1.1 法国 | 第25-26页 |
4.1.2 德国 | 第26-27页 |
4.1.3 日本 | 第27页 |
4.1.4 大陆法系国家公证制度的突出特征 | 第27-28页 |
4.2 英美法系国家及有些地区的公证制度概述 | 第28-30页 |
4.2.1 美国 | 第28页 |
4.2.2 英国 | 第28页 |
4.2.3 香港 | 第28页 |
4.2.4 英美法系的特征 | 第28-30页 |
第五章 公证制度改革 | 第30-37页 |
5.1 改变公证机构现行管理模式,确保公证机构的独立性 | 第30页 |
5.2 完善公证实体法和程序法,立法中应增加规定必须公证事项 | 第30-32页 |
5.3 公证赔偿相关问题的界定应当具备明确性和操作性 | 第32-33页 |
5.4 公证赔偿责任过重,建议立法中应规定有限责任及追责时限 | 第33-34页 |
5.5 保障公证员权利、义务、责任相一致 | 第34-37页 |
结语 | 第37-38页 |
参考文献 | 第38-40页 |
致谢 | 第4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