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1-34页 |
1 叶色突变的类型和来源 | 第11-12页 |
1.1 叶色突变体的类型 | 第11页 |
1.2 叶色突变体的来源 | 第11-12页 |
2 叶色突变的分子机理 | 第12-17页 |
2.1 叶绿素的合成和降解 | 第13-15页 |
2.2 血红素-光敏色素生色团生物合成途径的基因突变 | 第15-16页 |
2.3 叶绿体分化和发育相关基因的突变 | 第16-17页 |
2.4 其他叶绿体蛋白编码基因的突变 | 第17页 |
2.5 质核信号传导途径受阻 | 第17页 |
3 叶色突变体的应用价值 | 第17-19页 |
3.1 叶色突变体作为形态标记在育种中的作用 | 第17-18页 |
3.2 应用于生理生化分子机理的研究 | 第18-19页 |
3.3 其他方面的应用 | 第19页 |
4 水稻叶色突变基因定位和克隆研究进展 | 第19-23页 |
4.1 水稻叶色基因的定位 | 第19-20页 |
4.2 水稻叶色基因的克隆 | 第20-23页 |
5 分子标记 | 第23-26页 |
5.1 RFLP (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s) | 第23-24页 |
5.2 STS(Sequence Tagged Site) | 第24页 |
5.3 CAPS(Cleaved Amplified Polymorphic Sequence) | 第24页 |
5.4 RAPD(Random Amplified Polymorphic DNA) | 第24页 |
5.5 SSR(Simple sequence repeat) | 第24-25页 |
5.6 SNP (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 | 第25页 |
5.7 EST (Expressed Sequence Tags) | 第25页 |
5.8 InDel (Insertion/Deletion Length Polymorphism) | 第25-26页 |
6 水稻基因的图位克隆 | 第26-27页 |
7 金属-β-内酰胺酶和GT-1转录因子的研究进展 | 第27-32页 |
7.1 金属-β-内酰胺酶的相关研究 | 第27-29页 |
7.2 三螺旋转录因子相关研究 | 第29-32页 |
8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32-34页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第34-48页 |
1 实验材料 | 第34-36页 |
1.1 植物材料 | 第34页 |
1.2 主要试剂 | 第34页 |
1.3 菌株与载体 | 第34-35页 |
1.4 主要培养基 | 第35-36页 |
1.5 主要仪器设备 | 第36页 |
2 实验方法 | 第36-48页 |
2.1 叶绿素及类胡萝卜素含量的测定 | 第36-37页 |
2.2 透射电子显微镜的分析 | 第37页 |
2.3 DNA的提取 | 第37-38页 |
2.4 gry79突变基因的定位分析 | 第38-39页 |
2.4.1 PCR扩增体系及程序 | 第38页 |
2.4.2 初步定位 | 第38-39页 |
2.4.3 精细定位 | 第39页 |
2.4.4 遗传作图 | 第39页 |
2.5 精细定位区域ORFs的分析 | 第39-41页 |
2.5.1 目的片段的回收 | 第40页 |
2.5.2 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的制备 | 第40-41页 |
2.5.3 回收片段的连接与转化 | 第41页 |
2.6 GRY79基因的CDS的克隆 | 第41-43页 |
2.6.1 RNA的提取 | 第41-42页 |
2.6.2 RT-PCR | 第42页 |
2.6.3 目的基因CDS的PCR扩增 | 第42-43页 |
2.6.4 目的片段的连接与转化 | 第43页 |
2.7 转基因互补实验 | 第43-46页 |
2.7.1 质粒的提取 | 第43-44页 |
2.7.2 农杆菌感受态细胞的制备和转化 | 第44-45页 |
2.7.3 互补载体的构建 | 第45页 |
2.7.4 遗传转化及转基因后代分子检测 | 第45-46页 |
2.8 荧光定量PCR | 第46页 |
2.9 序列分析 | 第46-48页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第48-59页 |
1 gry79突变体的表型特征观察及农艺性状和生理特性分析 | 第48-50页 |
2 gry79突变基因的遗传分析和精细定位 | 第50-52页 |
3 候选基因的遴选和测序验证 | 第52-53页 |
4 GRY79基因及编码蛋白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 第53-56页 |
5 GRY79基因表达载体构建及转基因功能互补验证 | 第56-57页 |
6 GRY79基因在苗期的表达 | 第57-59页 |
第四章 讨论 | 第59-61页 |
1 gry79是一个新的黄化转绿叶色突变体 | 第59页 |
2 GRY79编码一个推测的金属-β-内酰胺酶-三螺旋嵌合体蛋白 | 第59-60页 |
3 gry79可以作为标记性状应用于杂交育种中 | 第60-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73页 |
致谢 | 第73-75页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及专利获得情况 | 第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