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1. 文献综述 | 第11-23页 |
1.1 小麦穗发芽的概况 | 第11-13页 |
1.1.1 小麦穗发芽产生的原因 | 第11页 |
1.1.2 易发生小麦穗发芽的地区 | 第11-12页 |
1.1.3 穗发芽的危害 | 第12-13页 |
1.2 小麦穗发芽抗性的鉴定 | 第13-16页 |
1.2.1 小麦穗发芽的物理鉴定 | 第13-14页 |
1.2.2 小麦穗发芽的分子鉴定 | 第14-16页 |
1.3 小麦品质性状与穗发芽抗性关系的研究进展 | 第16-20页 |
1.3.1 蛋白质与小麦穗发芽抗性的关系研究进展 | 第16-17页 |
1.3.2 降落值与小麦穗发芽抗性的关系研究进展 | 第17页 |
1.3.3 面筋含量与小麦穗发芽抗性的关系研究进展 | 第17-19页 |
1.3.4 籽粒硬度与小麦穗发芽抗性的关系研究进展 | 第19页 |
1.3.5 α-淀粉酶活性与小麦穗发芽抗性的关系研究进展 | 第19-20页 |
1.4 1RS/1BL易位与小麦穗发芽抗性的关系研究 | 第20-21页 |
1.5 高分子谷蛋白亚基与小麦穗发芽抗性的关系研究 | 第21-22页 |
1.6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22-23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23-32页 |
2.1 实验材料 | 第23页 |
2.2 实验方法 | 第23-32页 |
2.2.1 穗发芽抗性的物理鉴定 | 第23-24页 |
2.2.2 穗发芽抗性的分子鉴定 | 第24-29页 |
2.2.3 小麦籽粒品质参数测定 | 第29-30页 |
2.2.4 1BL/1RS易位的检测 | 第30页 |
2.2.5 小麦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HMW-GS)的检测 | 第30-32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32-46页 |
3.1 供试材料穗发芽抗性鉴定分析 | 第32-38页 |
3.1.1 供试材料的发芽指数分布情况 | 第32页 |
3.1.2 不同穗发芽抗性分子标记的有效性验证 | 第32-38页 |
3.2 小麦品质特性与穗发芽抗性的关系分析 | 第38-46页 |
3.2.1 重组自交系小麦中蛋白质和面筋含量与小麦穗发芽抗性的关系 | 第38-40页 |
3.2.2 重组自交系小麦中降落值和α-淀粉酶活性与小麦穗发芽抗性的关系 | 第40-41页 |
3.2.3 重组自交系小麦中籽粒硬度与小麦穗发芽抗性的关系 | 第41-42页 |
3.2.4 重组自交系小麦中高分子谷蛋白亚基(HMW-GS)的组成与穗发芽抗性关系分析 | 第42-44页 |
3.2.5 重组自交系小麦中1RS/1BL易位与穗发芽抗性的关系 | 第44-46页 |
4. 讨论 | 第46-51页 |
4.1 小麦穗发芽抗性与分子标记的有效性验证分析 | 第46-47页 |
4.2 小麦品质特性与穗发芽的关系 | 第47-49页 |
4.3 小麦中1RS/1BL易位与小麦穗发芽的关系 | 第49-50页 |
4.4 小麦中高分子谷蛋白亚基(HMW-GS)的组成与小麦穗发芽抗性的关系 | 第50-51页 |
5. 研究展望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9页 |
致谢 | 第59-60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