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保险论文--中国保险业论文--各种类型保险论文

我国寿险业顺周期效应与逆周期监管研究

摘要第4-7页
Abstract第7-9页
1. 前言第12-21页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第12-14页
    1.2 文献综述第14-19页
        1.2.1 金融业逆周期监管文献综述第14-18页
        1.2.2 保险业逆周期监管文献综述第18-19页
    1.3 研究框架第19-20页
    1.4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第20-21页
2. 宏观审慎监管与逆周期监管机制第21-42页
    2.1 宏观审慎监管理论第21-24页
        2.1.1 宏观审慎监管的概念界定第21-22页
        2.1.2 宏观审慎监管与微观审慎监管的比较第22-24页
    2.2 金融体系的顺周期效应第24-33页
        2.2.1 顺周期效应的定义第24-25页
        2.2.2 金融体系中顺周期效应的根源因素第25-27页
        2.2.3 金融体系中强化顺周期效应的外在因素第27-33页
    2.3 宏观审慎监管框架下的逆周期监管第33-42页
        2.3.1 逆周期监管概述第33-35页
        2.3.2 逆周期监管工具第35-42页
3. 我国寿险业顺周期效应分析第42-53页
    3.1 寿险业的特殊性第42-45页
        3.1.1 保险业与银行业之比较第42-43页
        3.1.2 寿险业自身特性第43-45页
    3.2 我国寿险业的顺周期效应表现第45-46页
        3.2.1 承保业务的顺周期效应第45页
        3.2.2 投资业务的顺周期效应第45-46页
    3.3 我国寿险业顺周期效应影响因素第46-53页
        3.3.1 我国寿险市场心理预期波动的顺周期效应第47-48页
        3.3.2 我国寿险市场的“羊群”效应的顺周期效应第48页
        3.3.3 我国寿险公司的高管薪酬激励机制的顺周期效应第48-50页
        3.3.4 我国寿险业偿付能力监管的顺周期效应第50-51页
        3.3.5 我国寿险业公允价值计量的顺周期效应第51-53页
4. 后危机时期国际金融业逆周期监管的现状及启示第53-62页
    4.1 后危机时期美国逆周期监管的改革措施第53-55页
    4.2 后危机时期英国逆周期监管的改革措施第55-56页
    4.3 后危机时期欧盟逆周期监管的改革措施第56-57页
    4.4 《巴塞尔协议Ⅲ》的逆周期监管标准第57页
    4.5 IAIS逆周期监管的改革指导第57-58页
    4.6 启示第58-62页
        4.6.1 加强防范系统性风险第59页
        4.6.2 完善金融监管法律体系及相应配套规则第59页
        4.6.3 审慎推进混业经营第59-60页
        4.6.4 树立“统一监管”意识第60-61页
        4.6.5 加强国际保险监管的合作第61-62页
5. 对我国寿险业实行逆周期监管的建议第62-66页
    5.1 构建我国寿险业逆周期监管的思路第62-63页
    5.2 我国寿险业实施逆周期监管的措施建议第63-66页
        5.2.1 高管薪酬激励机制的逆周期监管建议第63页
        5.2.2 偿付能力的逆周期监管建议第63-64页
        5.2.3 公允价值计量的逆周期监管建议第64-65页
        5.2.4 其他逆周期监管建议第65-66页
参考文献第66-71页
后记第71-72页
致谢第72页

论文共7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国农业保险经营模式选择及绩效分析
下一篇:我国农村小额人身保险的供求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