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3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0-11页 |
1.2.1 研究目的 | 第10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3 研究方法与框架 | 第11-13页 |
第2章 文献综述 | 第13-22页 |
2.1 中国传统服饰文化的相关研究 | 第13-14页 |
2.2 文化认同的相关研究 | 第14-17页 |
2.2.1 认同与文化认同 | 第14-15页 |
2.2.2 大学生文化认同的相关研究 | 第15页 |
2.2.3 大学生文化认同的影响因素 | 第15-17页 |
2.3 自我意识的相关研究 | 第17-20页 |
2.4 自我意识与文化认同和服饰文化的相关研究 | 第20-22页 |
2.4.1 自我意识与文化认同的关系研究 | 第20页 |
2.4.2 自我意识与服饰文化的关系研究 | 第20-22页 |
第3章 研究设计 | 第22-30页 |
3.1 研究目的 | 第22页 |
3.2 研究假设与研究模型 | 第22-23页 |
3.3 测量工具的选择 | 第23-26页 |
3.3.1 中国传统服饰文化认同量表 | 第23-24页 |
3.3.2 访谈及量表评价 | 第24-26页 |
3.3.3 自我意识量表 | 第26页 |
3.4 程序 | 第26-27页 |
3.5 数据分析方法 | 第27-30页 |
第4章 数据分析 | 第30-64页 |
4.1 大学生中国传统服饰文化认同量表的构建及信效度研究 | 第30-39页 |
4.1.1 项目分析与探索性因子分析 | 第30-33页 |
4.1.2 模型构建 | 第33-36页 |
4.1.3 信度检验 | 第36-38页 |
4.1.4 效度检验 | 第38-39页 |
4.2 样本特征描述统计 | 第39-40页 |
4.3 大学生中国传统服饰文化认同度分析 | 第40-43页 |
4.3.1 大学生中国传统服饰文化认同度总体特点 | 第40-41页 |
4.3.2 性别差异分析 | 第41-42页 |
4.3.3 年级、专业和家庭所在地差异分析 | 第42-43页 |
4.4 大学生自我意识分析 | 第43-44页 |
4.4.1 大学生自我意识总体特点 | 第43页 |
4.4.2 性别差异分析 | 第43-44页 |
4.5 聚类分析和大学生群体特点描述 | 第44-56页 |
4.5.1 大学生自我意识聚类分析 | 第44-50页 |
4.5.2 各类型大学生的个人背景分析 | 第50-53页 |
4.5.3 不同类型的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服饰文化认同的差异分析 | 第53-55页 |
4.5.4 不同类型大学生的兴趣爱好分析 | 第55-56页 |
4.6 相关分析 | 第56-57页 |
4.7 回归分析 | 第57-61页 |
4.7.1 大学生自我意识对中国传统服饰文化认同度影响的回归分析 | 第57-58页 |
4.7.2 大学生自我意识对“行为意向”因子影响的回归分析 | 第58-59页 |
4.7.3 大学生自我意识对“认知自豪”因子影响的回归分析 | 第59-60页 |
4.7.4 大学生自我意识对“个性情感”因子影响的回归分析 | 第60-61页 |
4.8 结果与讨论 | 第61-64页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4-66页 |
5.1 结论 | 第64-65页 |
5.2 创新点 | 第65页 |
5.3 局限与展望 | 第65-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70页 |
附录1 调查问卷 | 第70-72页 |
附录2 结构化访谈提纲 | 第72-73页 |
附录3 大学生中国传统服饰文化认同量表定稿 | 第73-74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4-75页 |
致谢 | 第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