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6页 |
1.1 选题背景 | 第9页 |
1.2 选题目的和意义 | 第9-11页 |
1.2.1 选题目的 | 第9-10页 |
1.2.2 选题意义 | 第10-11页 |
1.3 文献综述 | 第11-14页 |
1.3.1 国外文献综述 | 第11-12页 |
1.3.2 国内文献综述 | 第12-14页 |
1.4 研究方法 | 第14页 |
1.4.1 文献研究法 | 第14页 |
1.4.2 比较分析法 | 第14页 |
1.5 论文的创新点 | 第14-16页 |
1.5.1 建议网络言论监管由行政式监管转向法律式监管 | 第14-15页 |
1.5.2 灵活运用网络中立理念引导网络运营商自律 | 第15-16页 |
第2章 网络言论监管概述 | 第16-26页 |
2.1 网络言论监管的相关概念 | 第16-19页 |
2.1.1 网络言论自由 | 第16-18页 |
2.1.2 网络言论监管 | 第18-19页 |
2.2 我国网络言论监管的历史发展和方式手段 | 第19-24页 |
2.2.1 我国网络言论监管历史发展 | 第19-20页 |
2.2.2 我国网络言论监管方式手段 | 第20-24页 |
2.3 网络言论监管的理论基础 | 第24-26页 |
2.3.1 言论自由理论 | 第24页 |
2.3.2 良法理论 | 第24页 |
2.3.3 权利的限制和保护理论 | 第24-25页 |
2.3.4 有限政府理论 | 第25-26页 |
第3章 我国网络言论监管存在的法律问题及其成因分析 | 第26-32页 |
3.1 我国网络言论监管存在的法律问题 | 第26-29页 |
3.1.1 网络言论监管立法层级低 | 第26-27页 |
3.1.2 网络言论监管法律缺位及严重滞后 | 第27-28页 |
3.1.3 网络言论监管偏重行政式执法 | 第28页 |
3.1.4 司法救济不完善 | 第28-29页 |
3.2 我国网络言论监管存在法律问题的成因分析 | 第29-32页 |
3.2.1 我国网络言论监管法律的严重滞后 | 第29-30页 |
3.2.2 我国网络言论监管政策的两极分化 | 第30页 |
3.2.3 行业机制不完善 | 第30-32页 |
第4章 国外网络言论监管的法律经验及启示 | 第32-36页 |
4.1 国外对网络言论监管的法律经验 | 第32-34页 |
4.1.1 美国网络言论监管法律经验 | 第32-33页 |
4.1.2 英国网络言论监管法律经验 | 第33页 |
4.1.3 新加坡网络言论监管法律经验 | 第33-34页 |
4.2 国外网络言论监管对我国的启示 | 第34-36页 |
4.2.1 明确网络言论监管的法律边界 | 第34-35页 |
4.2.2 行业自律和法制管理相辅相成 | 第35页 |
4.2.3 法制框架下的严格管理 | 第35-36页 |
第5章 完善我国网络言论监管的法律对策 | 第36-41页 |
5.1 完善网络言论监管的立法 | 第36-38页 |
5.1.1 立法保护网络言论自由 | 第36页 |
5.1.2 构建完善的网络言论监管法律体系 | 第36-38页 |
5.2 强化对网络言论行政执法的监督 | 第38页 |
5.3 加强司法保障和救济 | 第38-39页 |
5.4 行业机制完善和个人权利约束 | 第39-41页 |
5.4.1 完善行业自律机制 | 第39页 |
5.4.2 约束个人权利滥用 | 第39-41页 |
第6章 结论 | 第41-42页 |
6.1 网络言论监管需要把握度的平衡 | 第41页 |
6.2 网络言论监管的根本出路是完善的法律体系建构 | 第41-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4页 |
致谢 | 第44-45页 |
作者简介 | 第45-46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著及获奖情况 | 第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