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地下建筑论文--区域规划、城乡规划论文--园林规划与建设论文--各种类型园林论文

丝路文化元素在城市公园景观设计中的传承与表达--以兰州市新区4号湖生态文化公园为例

摘要第3-4页
Absrtact第4页
1 绪论第8-16页
    1.1 研究背景第8-9页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第9-10页
        1.2.1 研究的目的第9页
        1.2.2 研究的意义第9-10页
    1.3 研究的方法、内容、结构和框架第10-13页
        1.3.1 研究的方法第10-11页
        1.3.2 研究的内容第11页
        1.3.3 研究的结构第11-12页
        1.3.4 研究的框架第12-13页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3-16页
        1.4.1 国内研究现状第13-14页
        1.4.2 国外研究现状第14-16页
2 相关概念及理论综述第16-32页
    2.1 丝路文化元素概述第16-26页
        2.1.1 丝路文化的起源第16页
        2.1.2 丝路文化的发展第16-18页
        2.1.3 丝路文化的特性第18-21页
        2.1.4 丝路文化元素的组成第21-25页
        2.1.5 丝路文化元素传承在“一带一路”战略中的意义第25-26页
    2.2 城市公园景观的概述第26-32页
        2.2.1 城市公园的定义第26页
        2.2.2 城市公园的属性第26-27页
        2.2.3 城市公园的形态类型第27-29页
        2.2.4 城市公园的功能和作用第29-32页
3 丝路文化元素在城市公园景观设计中的提取与运用策略第32-58页
    3.1 丝路文化元素与城市公园景观融合模式探讨第32-41页
        3.1.1 传统展现模式第32-37页
        3.1.2 现代创新模式第37-40页
        3.1.3 融合与发展模式第40-41页
    3.2 丝路文化元素在城市公园景观中的应用策略第41-52页
        3.2.1 总体布局中的应用策略第41-46页
        3.2.2 局部设计中的应用策略第46-52页
    3.3 丝路文化元素在城市公园景观中的提取策略第52-56页
        3.3.1 物质层面元素提取第52-54页
        3.3.2 精神层面元素提取第54-56页
    3.4 丝路文化元素提取与运用结构总结第56-58页
4 兰州新区4号湖项目建设背景及丝路文化元素分析第58-74页
    4.1 项目背景分析第58-64页
        4.1.1 建设背景第58-59页
        4.1.2 建设目标第59-61页
        4.1.3 场地现状分析第61-63页
        4.1.4 建设内容概况第63-64页
        4.1.5 区域交通分析第64页
    4.2 兰州市丝路文化元素分析第64-73页
        4.2.1 兰州市丝路文化的发展第64-66页
        4.2.2 丝路文化元素在兰州社会风俗中的体现第66-70页
        4.2.3 丝路文化元素在兰州城市建设中的体现第70-73页
    4.3 本章小结第73-74页
5 项目实践—兰州市新区4号湖生态文化公园设计第74-100页
    5.1 设计主线与建设目标第74-78页
        5.1.1 设计依据第74页
        5.1.2 设计主线第74-77页
        5.1.3 规划理念与设计期许第77-78页
    5.2 丝路文化元素在总体设计中的表达第78-84页
        5.2.1 丝路文化元素在方案构思中的体现第78-80页
        5.2.2 丝路文化元素在场地总体设计中的体现第80-84页
    5.3 丝路文化元素在分区设计中的表达第84-94页
        5.3.1 丝路飘带板块设计第84-89页
        5.3.2 丝路滨水板块设计第89-91页
        5.3.3 丝路文艺板块设计第91-92页
        5.3.4 丝路历史板块设计第92-94页
    5.4 丝路特色公共设施概念设计第94-100页
        5.4.1 丝路特色座椅系统设计第94-97页
        5.4.2 丝路特色标识系统设计第97-100页
6 结论第100-101页
致谢第101-102页
参考文献第102-104页
附录第104-107页
研究生阶段发表论文及获奖成果第107页

论文共10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碳源对NY3菌产鼠李糖脂特性的影响及鼠李糖脂在石油污染土壤修复中的应用
下一篇:基于风貌保护的空斗墙传统民居抗震加固与设计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