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1 前言 | 第7-17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7-8页 |
1.2 黄土基本特性 | 第8-9页 |
1.2.1 黄土的组成特性 | 第9页 |
1.2.2 黄土的成因特性 | 第9页 |
1.2.3 黄土的分布特性 | 第9页 |
1.3 结构性的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1.4 冻融循环的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5 微观结构的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6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第13-17页 |
2 黄土室内试验方案及方法 | 第17-23页 |
2.1 试验土样及制备 | 第17-18页 |
2.1.1 试验土样 | 第17页 |
2.1.2 试验土样制备 | 第17-18页 |
2.2 试验方案及方法 | 第18-20页 |
2.2.1 原状黄土冻融循环试验方案及方法 | 第18-19页 |
2.2.2 重塑黄土冻融循环试验方案及方法 | 第19-20页 |
2.2.3 原状样电镜扫描试验方案及方法 | 第20页 |
2.3 试验仪器 | 第20-23页 |
2.3.1 应变控制式三轴仪 | 第20-21页 |
2.3.2 电镜扫描仪 | 第21-23页 |
3 冻融循环对重塑黄土结构性的影响分析 | 第23-39页 |
3.1 重塑样结构参数定义 | 第23页 |
3.2 不同压实度条件下重塑样结构性与轴向应变的试验分析 | 第23-32页 |
3.2.1 压实度为1的重塑样结构特性分析 | 第23-25页 |
3.2.2 压实度为 0.98 的重塑样结构特性分析 | 第25-27页 |
3.2.3 压实度为 0.95 的重塑样结构特性分析 | 第27-29页 |
3.2.4 压实度为 0.92 的重塑样结构特性分析 | 第29-32页 |
3.3 不同压实度的重塑样破坏时结构参数与围压及含水量的试验分析 | 第32-34页 |
3.3.1 压实度为1的重塑样破坏时结构参数与围压及含水量的试验分析 | 第32页 |
3.3.2 压实度为 0.98 的重塑样破坏时结构参数与围压及含水量的试验分析 | 第32-33页 |
3.3.3 压实度为 0.95 的重塑样破坏时结构参数与围压及含水量的试验分析 | 第33-34页 |
3.3.4 压实度为 0.92 的重塑样破坏时结构性与围压及含水量的试验分析 | 第34页 |
3.4 不同围压的重塑样破坏时结构参数与含水量及压实度的试验分析 | 第34-36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36-39页 |
4 冻融循环对原状黄土结构性的影响分析 | 第39-61页 |
4.1 原状样结构性参数定义 | 第39-40页 |
4.2 冻融循环条件下原状黄土破坏时结构参数与含水量及冻融循环次数的试验分析 | 第40-43页 |
4.2.1 冻融循环条件下原状黄土破坏时结构参数与含水量的试验分析 | 第40-41页 |
4.2.2 冻融循环条件下原状黄土结构性与冻融循环次数试验分析 | 第41-43页 |
4.3 冻融循环条件下原状黄土结构参数与应变的试验分析 | 第43-52页 |
4.4 冻融循环条件下原状黄土破坏时结构参数与围压及冻融循环次数的试验分析 | 第52-57页 |
4.5 冻融循环与重塑作用对原状黄土黄土结构性影响对比分析 | 第57-58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58-61页 |
5 扫描电子显微镜测试技术的应用与发展 | 第61-83页 |
5.1 土体微观结构研究的方法 | 第61-62页 |
5.1.1 SEM测试技术 | 第61-62页 |
5.1.2 土体微观结构研究的技术路线 | 第62页 |
5.2 本次微观研究的试样制备及元素分析 | 第62-65页 |
5.3 微观结构试验结果分析 | 第65-82页 |
5.3.1 软件介绍 | 第65-66页 |
5.3.2 SEM定量化处理 | 第66-73页 |
5.3.3 颗粒的定量分析 | 第73-80页 |
5.3.4 孔隙的定量分析 | 第80-82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82-83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83-85页 |
6.1 结论 | 第83-84页 |
6.2 展望 | 第84-85页 |
致谢 | 第85-87页 |
参考文献 | 第87-92页 |
附录 | 第9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