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7页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9-13页 |
1.2 认知无线电中频谱感知技术研究现状 | 第13-16页 |
1.2.1 主用户发射机检测 | 第14页 |
1.2.2 主用户接收机检测 | 第14-15页 |
1.2.3 合作检测 | 第15-16页 |
1.3 本论文主要工作及论文结构 | 第16-17页 |
第二章 认知无线电中的频谱感知技术 | 第17-29页 |
2.1 单节点检测 | 第17-21页 |
2.1.1 能量检测 | 第17-20页 |
2.1.2 匹配滤波器检测 | 第20页 |
2.1.3 循环平稳特征检测 | 第20-21页 |
2.2 多节点检测 | 第21-26页 |
2.2.1 分布式合作检测 | 第22-26页 |
2.2.2 协作分集式合作检测 | 第26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26-29页 |
第三章 分形理论 | 第29-41页 |
3.1 分形概述 | 第29-30页 |
3.2 标度不变性 | 第30-33页 |
3.2.1 分形集 | 第31-33页 |
3.3 分形维数 | 第33-38页 |
3.3.1 Hausdorff维数 | 第33-35页 |
3.3.2 自相似维数 | 第35-36页 |
3.3.3 Box维数 | 第36页 |
3.3.4 Sevcik维数 | 第36-37页 |
3.3.5 Katz维数 | 第37-38页 |
3.3.6 Higuchi维数 | 第38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8-41页 |
第四章 基于分形理论的认知无线电频谱感知 | 第41-67页 |
4.1 基于分形Box维数的频谱感知方法 | 第41-46页 |
4.1.1 简化的分形Box维数计算方法 | 第41-42页 |
4.1.2 噪声和主用户信号的分形Box维数 | 第42-43页 |
4.1.3 系统模型 | 第43-44页 |
4.1.4 判决门限 | 第44-45页 |
4.1.5 仿真性能分析 | 第45-46页 |
4.1.6 总结 | 第46页 |
4.2 基于Higuchi分形维数的频谱感知方法 | 第46-51页 |
4.2.1 噪声和调制信号的Higuchi分形维数 | 第46-48页 |
4.2.2 系统模型 | 第48页 |
4.2.3 判决门限 | 第48-49页 |
4.2.4 仿真性能分析 | 第49-50页 |
4.2.5 总结 | 第50-51页 |
4.3 基于Sevcik分形维数的分步频谱感知方法 | 第51-57页 |
4.3.1 基于通信信号序列的Sevcik维数算法 | 第51-52页 |
4.3.2 噪声和主用户信号的频域Sevcik分形维数 | 第52-53页 |
4.3.3 系统模型 | 第53-54页 |
4.3.4 判决门限 | 第54页 |
4.3.5 仿真性能分析 | 第54-56页 |
4.3.6 总结 | 第56-57页 |
4.4 基于Katz分形维数的分步频谱感知方法 | 第57-62页 |
4.4.1 基于通信信号序列的Katz维数算法 | 第57页 |
4.4.2 噪声和主用户信号的频域Katz维数算法 | 第57-59页 |
4.4.3 系统模型 | 第59页 |
4.4.4 判决门限 | 第59-60页 |
4.4.5 仿真性能分析 | 第60-62页 |
4.4.6 总结 | 第62页 |
4.5 基于分形维数的频谱感知方法对比 | 第62-65页 |
4.5.1 基于分形维数的频谱感知方法检测性能对比 | 第62-63页 |
4.5.2 基于分形维数的频谱感知方法采样点数和检测率对比 | 第63-64页 |
4.5.3 基于分形维数的频谱感知方法检测时间对比 | 第64-65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65-67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7-69页 |
5.1 结论 | 第67-68页 |
5.2 展望 | 第68-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3页 |
致谢 | 第73-75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