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植物保护论文--病虫害及其防治论文--园艺作物病虫害及其防治论文--果树病虫害论文--浆果类病虫害论文--葡萄病虫害论文

新疆葡萄穗轴褐枯病病原鉴定、发生规律及防治的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缩略词表第10-11页
引言第11-12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2-21页
    1.葡萄的应用价值、种类及分布第12页
    2.葡萄穗轴褐枯病及其病原菌研究现状第12-17页
        2.1 葡萄穗轴褐枯病的症状及危害第12-13页
        2.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第13-14页
        2.3 病原菌的形态分类研究第14-15页
        2.4 病原菌的分子生物学研究第15-17页
    3.链格孢属(Alternaria sp.)真菌生物学特性的研究第17页
    4.链格孢属真菌的侵染规律和致病性研究第17-18页
    5.葡萄穗轴褐枯病防治的研究第18-19页
    6.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9页
    7.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第19-21页
        7.1 主要研究内容第19-20页
        7.2 技术路线第20-21页
第二章 葡萄穗轴褐枯病菌的分离鉴定第21-35页
    1.材料与方法第21-26页
        1.1 葡萄穗轴褐枯病的发生及病样采集第21页
        1.2 实验仪器及主要试剂第21-22页
        1.3 病原菌的分离纯化及鉴定第22-26页
    2.结果与分析第26-34页
        2.1 葡萄穗轴褐枯病田间发生情况及症状第26-27页
        2.2 病样分离的结果第27-28页
        2.3 分离菌的形态学鉴定第28-29页
        2.4 分离菌致病性测定第29-30页
        2.5 病原菌的分子生物学鉴定第30-34页
    3.结论与讨论第34-35页
第三章 葡萄穗轴褐枯病病原菌生物学特性的研究第35-40页
    1.材料与方法第35-36页
        1.1 供试菌株第35页
        1.2 病原菌的培养及菌饼制作第35页
        1.3 孢子悬浮液的制备第35页
        1.4 不同温、湿度对病原菌菌丝生长及孢子萌发的影响第35页
        1.5 不同光照条件对病原菌菌丝生长及孢子萌发的影响第35-36页
        1.6 紫外照射长短对病原菌菌丝生长及孢子萌发的影响第36页
    2.结果与分析第36-39页
        2.1 不同温、湿度对病原菌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的测定第36-37页
        2.2 不同光照条件对病原菌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的测定第37-38页
        2.3 紫外照射对病原菌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的测定第38-39页
    3.结论与讨论第39-40页
第四章 葡萄穗轴褐枯病发病条件的研究第40-46页
    1.材料与方法第40-41页
        1.1 供试材料第40页
        1.2 试验仪器第40页
        1.3 病原菌侵入途径的观察第40页
        1.4 病原菌侵染条件的观察第40-41页
    2.结果与分析第41-45页
        2.1 葡萄穗轴褐枯病侵染途径的观察第41页
        2.2 葡萄穗轴褐枯病侵染条件的测定第41-44页
        2.3 葡萄穗轴褐枯病潜育期的测定第44-45页
    3.结论与讨论第45-46页
第五章 葡萄穗轴褐枯病室内药效测定的研究第46-54页
    1.材料与方法第46-47页
        1.1 供试菌种第46页
        1.2 供试药剂及浓度第46页
        1.3 培养基第46页
        1.4 不同药剂处理对病菌菌丝生长抑制作用的观察和测定第46-47页
        1.5 不同药剂处理对葡萄穗轴褐枯病的保护和治疗作用实验第47页
    2.结果与分析第47-52页
        2.1 15 种杀菌剂对病原菌Y-1(A.tenuissima)和 86-1(A.alternata)菌丝生长的影响第47-49页
        2.2 15 种杀菌剂对病原菌Y-1(A.tenuissima)和 86-1(A.alternata)的室内毒力测定第49-50页
        2.3 不同杀菌剂对葡萄穗轴的保护作用实验第50-51页
        2.4 不同杀菌剂对葡萄穗轴的治疗作用实验第51-52页
    3.结论与讨论第52-54页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54-55页
    1.主要结论第54页
    2.展望第54-55页
参考文献第55-61页
附录第61-62页
致谢第62-63页
作者简介第63-64页
石河子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导师评阅表第64页

论文共6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艾比湖湿地氨氧化微生物多样性和丰度及其对环境响应的研究
下一篇:新疆主要棉区棉花黄萎病菌遗传分化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