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陕北地区的军事战略地位
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引言 | 第10-14页 |
(一)选题意义 | 第10页 |
(二)学术史回顾 | 第10-14页 |
一、宋以前陕北地区的军事战略地位 | 第14-18页 |
(一)北宋之前陕北地区概况 | 第15-16页 |
(二)周秦汉唐等王朝在陕北地区的经营 | 第16-18页 |
二、宋夏对陕北的争夺 | 第18-27页 |
(一)宋夏关系概述及其阶段性特点 | 第18-22页 |
1、太祖至仁宗时期——从“交好”到“交兵” | 第18-20页 |
2、仁宗至神宗时期——从“属邦”到敌国 | 第20-21页 |
3、哲宗至钦宗时期——从弃地求和到兵连祸结 | 第21-22页 |
(二)陕北地区战略地位的凸显 | 第22-27页 |
1、“不得已阙兵”——被动防御 | 第22-24页 |
2、“要害之地”——积极谋划 | 第24-26页 |
3、“置增边备”——攻防结合,以攻为主 | 第26-27页 |
三、北宋时期陕北地区经营策略的调整 | 第27-41页 |
(一)军事化的行政体系 | 第27-31页 |
1、行政区划与建置的更改 | 第27-29页 |
2、地方行政组织 | 第29-31页 |
(二)兵力部署 | 第31-39页 |
1、禁军的部署 | 第31-36页 |
2、厢军的部署 | 第36页 |
3、蕃兵的组建 | 第36-39页 |
(三)沿边诸堡寨的兴建与进筑 | 第39-41页 |
四、北宋经略陕北的影响 | 第41-45页 |
(一)对当时战局的影响 | 第41-42页 |
1、抵御西夏进攻 | 第41-42页 |
2、经济负担过重 | 第42页 |
(二)对后世的影响 | 第42-45页 |
1、对生态的影响 | 第42-44页 |
2、对陕北地区乡镇设置的影响 | 第44页 |
3、外来人士对陕北的文化影响 | 第44-45页 |
结论 | 第45-46页 |
附图表 | 第46-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2页 |
后记 | 第52-53页 |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