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7-17页 |
·沙利度胺的作用机制 | 第8-12页 |
·抗血管新生 | 第8-10页 |
·血管生成与肿瘤 | 第8-9页 |
·肿瘤血管生成抑制剂主要作用机理 | 第9-10页 |
·沙利度胺的抗血管作用机制 | 第10页 |
·免疫调节 | 第10-11页 |
·抗肿瘤以及促凋亡机制 | 第11页 |
·对骨髓微环境的影响 | 第11-12页 |
·沙利度胺及其衍生物目前的临床应用 | 第12-14页 |
·前列腺癌 | 第12页 |
·肝癌 | 第12-13页 |
·黑色素瘤 | 第13页 |
·卵巢癌 | 第13页 |
·结直肠癌 | 第13-14页 |
·肺癌 | 第14页 |
·构效关系 | 第14-15页 |
·前景 | 第15页 |
·本文的研究内容 | 第15页 |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15-17页 |
第2章 沙利度胺衍生物的设计与合成 | 第17-24页 |
·目标化合物的设计 | 第17-20页 |
·合成路线的选择 | 第20-24页 |
第3章 实验部分 | 第24-32页 |
·配体的制备 | 第24页 |
·中间体N-芳基-4-哌啶醇制备 | 第24-26页 |
·实验步骤 | 第24-25页 |
·中间体 | 第25-26页 |
·目标化合物的制备 | 第26-32页 |
·实验步骤 | 第26-28页 |
·N-(1-芳基-4-哌啶基)邻苯二甲酰亚胺类化合物的制备 | 第28-32页 |
第4章 药理活性 | 第32-36页 |
·实验仪器材料 | 第32页 |
·实验原理 | 第32页 |
·实验方法 | 第32-33页 |
·实验结果 | 第33-36页 |
第5章 结论 | 第36-37页 |
参考文献 | 第37-41页 |
附录 | 第41-70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第70-71页 |
致谢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