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34页 |
1.1 稀土永磁材料发展历程 | 第12-14页 |
1.2 烧结Nd-Fe-B永磁体 | 第14-22页 |
1.2.1 Nd_2Fe_(14)B化合物 | 第14-17页 |
1.2.2 烧结Nd-Fe-B磁体的显微组织 | 第17-20页 |
1.2.3 烧结Nd-Fe-B磁体的磁性能 | 第20-22页 |
1.3 资源节约型烧结Nd-Fe-B磁体的研究现状 | 第22-32页 |
1.3.1 高矫顽力磁体 | 第22-28页 |
1.3.2 富高丰度稀土磁体 | 第28-32页 |
1.4 本文研究意义、目的及主要内容 | 第32-34页 |
第二章 实验方法 | 第34-44页 |
2.1 RE-Fe-B烧结磁体的制备 | 第34-40页 |
2.1.1 晶界重构烧结磁体主合金和辅合金成分设计 | 第35-36页 |
2.1.2 多主相RE-Fe-B烧结磁体成分设计 | 第36页 |
2.1.3 真空熔炼与速凝甩带(SC) | 第36-37页 |
2.1.4 氢破(HD)和气流磨(JM)制粉 | 第37-38页 |
2.1.5 合金粉末按比例混兑 | 第38-39页 |
2.1.6 磁场取向与成型 | 第39页 |
2.1.7 烧结与热处理 | 第39-40页 |
2.2 磁性能测试 | 第40页 |
2.2.1 退磁曲线 | 第40页 |
2.3 物相及结构分析 | 第40-41页 |
2.3.1 X射线衍射分析及Rietveld结构精修 | 第40-41页 |
2.3.2 差示扫描量热分析 | 第41页 |
2.4 显微组织及元素分布分析 | 第41-42页 |
2.4.1 扫描电子显微镜及能谱分析 | 第41-42页 |
2.4.2 电子探针特征X射线分析 | 第42页 |
2.4.3 透射电子显微结构分析 | 第42页 |
2.5 磁体密度及成分分析 | 第42-43页 |
2.6 磁结构分析 | 第43-44页 |
2.6.1 洛仑兹透射电镜磁畴观察 | 第43页 |
2.6.2 电子全息磁矩分布分析 | 第43-44页 |
第三章 低重稀土RE-Fe-B晶界重构磁体 | 第44-56页 |
3.1 引言 | 第44-45页 |
3.2 结果与讨论 | 第45-54页 |
3.2.1 磁性能 | 第45-47页 |
3.2.2 微观组织 | 第47-51页 |
3.2.3 化学元素分布 | 第51-54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54-56页 |
第四章 多主相Nd-Ce-Fe-B磁体的组织演变和磁性能 | 第56-82页 |
4.1 引言 | 第56-57页 |
4.2 结果与讨论 | 第57-80页 |
4.2.1 不同Ce含量多主相磁体的显微组织与磁性能 | 第58-68页 |
4.2.2 热处理过程中多主相磁体的显微组织与磁性能变化规律 | 第68-77页 |
4.2.3 微观结构 | 第77-78页 |
4.2.4 磁结构 | 第78-80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80-82页 |
第五章 多主相Nd-Ce-Fe-B磁体晶界相的作用 | 第82-100页 |
5.1 引言 | 第82-83页 |
5.2 结果与讨论 | 第83-98页 |
5.2.1 磁性能 | 第83-85页 |
5.2.2 显微组织和化学成分分布 | 第85-87页 |
5.2.3 微观结构 | 第87-90页 |
5.2.4 物相分析 | 第90-93页 |
5.2.5 晶界显微组织演变 | 第93-97页 |
5.2.6 磁结构 | 第97-98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98-100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100-102页 |
6.1 总结 | 第100-101页 |
6.2 展望 | 第101-102页 |
参考文献 | 第102-116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第116-118页 |
致谢 | 第118-120页 |
个人简介 | 第12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