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9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1-12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2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5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1.2.3 城市功能研究进展评述 | 第15页 |
1.3 研究思路及方法 | 第15-17页 |
1.3.1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 第15-16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1.3.3 数据来源 | 第17页 |
1.4 研究内容及框架 | 第17-19页 |
第二章 相关理论基础及研究方法 | 第19-27页 |
2.1 理论基础 | 第19-22页 |
2.1.1 协同理论 | 第19-21页 |
2.1.2 空间相互作用理论 | 第21页 |
2.1.3 空间整合理论 | 第21-22页 |
2.2 研究方法 | 第22-27页 |
2.2.1 主导产业的判定 | 第22-23页 |
2.2.2 产业结构相似性分析 | 第23-24页 |
2.2.3 外向服务功能分析 | 第24-25页 |
2.2.4 城市功能协同的定量分析 | 第25-27页 |
第三章 兰西地区主要城市主导功能的判读 | 第27-40页 |
3.1 兰西地区城市分布的地理格局 | 第27-29页 |
3.1.1 兰西地区的范围界定 | 第27-28页 |
3.1.2 兰西地区城市空间分布的特点 | 第28-29页 |
3.2 兰西地区城市主导产业的同构与分异 | 第29-37页 |
3.2.1 兰西地区主导产业的类型及分布状况 | 第29-35页 |
3.2.2 兰西地区主导产业的对比分析 | 第35-37页 |
3.3 兰西地区城市功能的现状判定 | 第37-40页 |
第四章 兰西地区城市功能协同相关的分析 | 第40-52页 |
4.1 兰西地区城市功能的空间分析 | 第40-41页 |
4.2 兰西地区地域经济流线分析 | 第41-42页 |
4.3 城市之间功能联系流量的计量分析 | 第42-50页 |
4.3.1 兰西地区各市(州)外向服务功能的动态分析 | 第42-49页 |
4.3.2 兰西地区各市(州)外向服务功能的比较 | 第49-50页 |
4.4 兰西地区城市功能协同因素的判定 | 第50-52页 |
第五章 兰西地区城市功能的协同与整合 | 第52-74页 |
5.1 兰西地区城市功能协同的问题与基础 | 第52-59页 |
5.1.1 兰西地区城市功能协同的问题 | 第52-58页 |
5.1.2 兰西地区城市功能协同的基础 | 第58-59页 |
5.2 基于问题导向的功能整合思路 | 第59-60页 |
5.2.1 构建兰西地区城市群一体化发展模式 | 第59页 |
5.2.2 协调兰西地区各城市政府间合作关系 | 第59页 |
5.2.3 改进兰西地区各城市产业结构 | 第59-60页 |
5.3 兰西地区城市功能协同的定量分析 | 第60-67页 |
5.3.1 兰西地区城市功能协同的状态变量确定与分析 | 第61-66页 |
5.3.2 兰西地区城市功能协同的状态变量的比较分析 | 第66-67页 |
5.3.3 兰西地区城市功能协同定量分析结论 | 第67页 |
5.4 兰西地区城市功能空间整合的趋势与对策 | 第67-74页 |
5.4.1 编制兰西地区城镇区域规划 | 第68页 |
5.4.2 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使区域产业协同发展 | 第68-71页 |
5.4.3 合理开发利用资源,促进资源协同发展 | 第71-72页 |
5.4.4 建设高效的基础设施网络, 促进基础设施协同发展 | 第72-74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4-76页 |
6.1 主要结论 | 第74页 |
6.2 不足与展望 | 第74-76页 |
参考文献 | 第76-78页 |
致谢 | 第78-79页 |
个人简历、攻读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及参与科研情况 | 第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