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地下建筑论文--市政工程论文--管线工程论文

装配整体式综合管廊主体部分横向连接受力性能分析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18页
    1.1 研究依据和背景第10-12页
        1.1.1 管廊建设的重要意义第10-12页
        1.1.2 管廊的发展与应用第12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2-14页
        1.2.1 土压力的研究现状第12-13页
        1.2.2 管廊结构的研究现状第13-14页
    1.3 管廊的建造方式第14-15页
    1.4 研究意义和研究内容第15-18页
        1.4.1 研究目标第15-16页
        1.4.2 研究内容第16-18页
第二章 研究方案的选用和实施第18-35页
    2.1 研究方法第18-19页
        2.1.1 有限单元法介绍第18页
        2.1.2 分析程序介绍第18-19页
    2.2 管廊结构设计要点第19-22页
        2.2.1 计算方法第19-21页
        2.2.2 内力计算第21-22页
    2.3 方案设计第22-26页
    2.4 材料的性能第26-30页
        2.4.1 混凝土的本构模型第26-28页
        2.4.2 钢筋的本构模型第28-29页
        2.4.3 单元类型的选取第29-30页
    2.5 约束和加载方案第30-32页
    2.6 预制与现浇混凝土接触面的处理第32-33页
    2.7 仿真结果验证第33页
    2.8 本章小结第33-35页
第三章 装配方式对管廊受力性能影响分析第35-50页
    3.1 数值模拟结果第35-43页
        3.1.1 整浇试件—ZJ第35页
        3.1.2 分段试件—FD1第35-36页
        3.1.3 分段试件—FD2第36-37页
        3.1.4 分段试件—FD3第37-38页
        3.1.5 叠合试件—DH1第38-41页
        3.1.6 叠合试件—DH2第41-43页
    3.2 顶部荷载—挠度关系分析第43-47页
        3.2.1 数据提取第43-44页
        3.2.2 装配整体式结构与整浇结构对比分析第44-45页
        3.2.3 分段拆分结构对比分析第45-46页
        3.2.4 叠合结构对比分析第46-47页
    3.3 横向变形分析第47-48页
    3.4 各结构施工便捷性第48-49页
    3.5 本章小结第49-50页
第四章 新老混凝土界面受力性能与结构抗剪承载力分析第50-56页
    4.1 新老混凝土界面粘结性能第50-51页
    4.2 管廊顶板受剪承载力分析第51-55页
    4.3 本章小结第55-56页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第56-59页
    5.1 结论第56页
    5.2 展望第56-59页
参考文献第59-62页
致谢第62-63页
个人简历第63页

论文共6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球墨铸铁管道柔性接口在往复荷载作用下力学性能试验研究
下一篇:兰西地区城市功能的协同整合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