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工业经济论文--中国工业经济论文--地方工业经济论文

长江经济带制造业产业集聚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摘要第8-10页
abstract第10-11页
1 绪论第12-20页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第12-13页
        1.1.1 研究背景第12页
        1.1.2 研究意义第12-13页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第13-16页
        1.2.1 国外研究现状第13-14页
        1.2.2 国内研究现状第14-15页
        1.2.3 文献评述第15-16页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第16-17页
        1.3.1 研究内容第16页
        1.3.2 研究方法第16-17页
    1.4 论文基本框架第17-18页
    1.5 论文的创新点与不足第18-20页
2 产业集聚相关理论基础第20-27页
    2.1 产业集聚理论第20-22页
        2.1.1 工业区位理论第20页
        2.1.2 外部经济理论第20-21页
        2.1.3 新经济地理学理论第21页
        2.1.4 新竞争优势理论第21-22页
    2.2 产业集聚测度方法第22-24页
        2.2.1 赫芬达尔指数(H)第22-23页
        2.2.2 空间基尼系数(G)第23页
        2.2.3 区位熵(LQ)第23-24页
        2.2.4 空间集聚指数(EG)第24页
    2.3 产业集聚影响因素研究第24-25页
    2.4 本文理论分析框架第25-27页
3 长江经济带制造业产业发展状况及产业集聚水平测度第27-44页
    3.1 长江经济带制造业发展现状分析第27-32页
        3.1.1 区域发展概况第27-30页
        3.1.2 长江经济带制造业的行业发展特征第30-32页
    3.2 数据来源及说明第32页
    3.3 区位熵指数第32-36页
    3.4 空间基尼系数第36-38页
    3.5 空间数据结构分析第38-44页
        3.5.1 正态QQ-Plot图检验第38-40页
        3.5.2 趋势分析第40-41页
        3.5.3 空间自相关分析第41-42页
        3.5.4 空间分异分析第42-44页
4 长江经济带制造业产业集聚实证分析第44-58页
    4.1 产业集聚的主要影响因素第44-47页
        4.1.1 交通状况(TRAFFIC)第45页
        4.1.2 教育水平(EDUCATE)第45页
        4.1.3 地区开放程度(OPEN)第45-46页
        4.1.4 经济发展水平(GDP)第46页
        4.1.5 金融条件(LOAN)第46-47页
        4.1.6 固定资产投资(INVEST)第47页
    4.2 实证模型与检验过程第47-49页
        4.2.1 模型的选定第47-48页
        4.2.2 面板数据的检验第48-49页
    4.3 模型的设定与变量选择第49-50页
        4.3.1 模型的设定第49-50页
        4.3.2 变量的选取及数据来源第50页
    4.4 实证分析第50-58页
        4.4.1 实证分析过程第50-52页
        4.4.2 模型选定第52-54页
        4.4.3 实证结果第54-55页
        4.4.4 实证研究结论第55-58页
5 对策与建议第58-62页
    5.1 积极培育优势产业,以产业集聚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第58-59页
    5.2 科学布局,建立内部协调联动机制第59页
    5.3 大力提升交通运输条件,打造综合立体交通网络第59-60页
    5.4 积极发展教育事业,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第60页
    5.5 加大对外开放度,提升制造业对外贸易水平第60页
    5.6 优化金融环境,为产业集聚提供资金支持第60-62页
参考文献第62-65页
致谢第65-66页

论文共6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长江经济带“五化”协调发展水平测度与时空演变特征
下一篇:江西省金融产业空间集聚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