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绪论 | 第8-19页 |
一、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8-10页 |
(一) 少数民族伦理思想是中华民族伦理思想的有机组成部分 | 第8-9页 |
(二) 研究少数民族伦理思想具有现实意义 | 第9-10页 |
二、研究现状 | 第10-17页 |
(一) 民族伦理学研究 | 第10-12页 |
(二) 少数民族伦理思想研究 | 第12-15页 |
(三) 土族伦理思想研究 | 第15-17页 |
三、研究方法及思路 | 第17-19页 |
第一章 土族概况及其传统伦理思想的形成 | 第19-36页 |
一、土族概况 | 第19-25页 |
(一) 土族的分布 | 第19-20页 |
(二) 地理环境 | 第20-21页 |
(三) 土族的族源 | 第21-25页 |
二、土族伦理思想形成的社会文化背景 | 第25-36页 |
(一) 生产方式 | 第26-27页 |
(二) 周边文化 | 第27-29页 |
(三) 风俗习惯 | 第29-33页 |
(四) 宗教信仰 | 第33-36页 |
第二章 土族伦理思想的主要内容及社会功能 | 第36-52页 |
一、微观视域下的土族伦理思想 | 第36-41页 |
(一) 土族的道德观念 | 第36-38页 |
(二) 土族的婚姻家庭伦理 | 第38-39页 |
(三) 土族的社会伦理 | 第39-41页 |
二、宏观视域下的土族伦理思想 | 第41-48页 |
(一) 土族的经济伦理 | 第41-43页 |
(二) 土族的宗教伦理 | 第43-44页 |
(三) 土族的生态伦理 | 第44-48页 |
三、土族伦理思想的社会功能 | 第48-52页 |
(一) 调节人际关系 | 第48-49页 |
(二) 维护社会秩序 | 第49-50页 |
(三) 促进民族繁衍 | 第50页 |
(四) 保护生态环境 | 第50-52页 |
第三章 土族伦理思想的特点及当代适应性 | 第52-61页 |
一、土族伦理思想的特点 | 第52-54页 |
(一) 自发性 | 第52页 |
(二) 朴素性 | 第52-53页 |
(三) 时代性 | 第53页 |
(四) 继承性 | 第53页 |
(五) 融合性 | 第53-54页 |
二、土族伦理思想的适应性原则 | 第54-56页 |
(一) 开放性原则 | 第54页 |
(二) 多元性原则 | 第54-55页 |
(三) 民族性原则 | 第55页 |
(四) 时代性原则 | 第55-56页 |
三、土族伦理思想的传承与发展 | 第56-61页 |
(一) 对土族传统伦理思想的扬弃 | 第56-57页 |
(二) 对先进伦理思想的借鉴与吸收 | 第57-58页 |
(三) 新时期土族伦理思想的倡导 | 第58-61页 |
结语 | 第61-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6页 |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66-67页 |
致谢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