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4-5页 |
| Abstract | 第5页 |
| 1 绪论 | 第8-15页 |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8页 |
| 1.2 多轴疲劳研究现状 | 第8-14页 |
| 1.2.1 基于临界面法的多轴疲劳应力准则 | 第10-11页 |
| 1.2.2 基于临界面法的多轴疲劳应变准则 | 第11-12页 |
| 1.2.3 基于临界面法的多轴疲劳应变能密度准则 | 第12-14页 |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 2 多轴疲劳损伤参量计算方法 | 第15-24页 |
| 2.1 应力张量 | 第15-16页 |
| 2.2 应力莫尔圆 | 第16-18页 |
| 2.3 任意截面上应力分量 | 第18-19页 |
| 2.4 任意截面上正应力幅值、平均值及最大值 | 第19-20页 |
| 2.5 任意截面上剪切应力幅值和平均值 | 第20-24页 |
| 3 零点结构应力法 | 第24-35页 |
| 3.1 零点结构应力定义 | 第24-28页 |
| 3.2 零点位置计算 | 第28-30页 |
| 3.3 零点结构应力法精度验证 | 第30-34页 |
| 3.4 小结 | 第34-35页 |
| 4 零点结构应力法联合MWCM的多轴疲劳寿命预测 | 第35-43页 |
| 4.1 MWCM介绍 | 第35-37页 |
| 4.2 多轴载荷工况下零点位置及零点结构应力确定 | 第37-38页 |
| 4.2.1 比例载荷作用下零点位置及零点结构应力确定 | 第37-38页 |
| 4.2.2 非比例载荷作用下零点位置及零点结构应力确定 | 第38页 |
| 4.3 应力修正的考虑 | 第38-39页 |
| 4.4 零点结构应力法联合MWCM的多轴疲劳寿命预测 | 第39-42页 |
| 4.5 小结 | 第42-43页 |
| 5 一种新的考虑焊接残余应力的多轴疲劳寿命预测方法 | 第43-66页 |
| 5.1 新模型介绍 | 第43-50页 |
| 5.1.1 临界面确定 | 第44页 |
| 5.1.2 焊趾位置应力特征 | 第44-45页 |
| 5.1.3 新多轴疲劳模型 | 第45-50页 |
| 5.2 新模型计算流程 | 第50-54页 |
| 5.2.1 应力修正考虑 | 第50页 |
| 5.2.2 评估点应力参量选取 | 第50-51页 |
| 5.2.3 新模型计算流程 | 第51-54页 |
| 5.3 热点应力法联合新模型的多轴疲劳寿命预测 | 第54-61页 |
| 5.3.1 应力释放焊接试件 | 第54-58页 |
| 5.3.2 含有焊接残余应力的焊接试件 | 第58-61页 |
| 5.4 零点结构应力法联合新模型的多轴疲劳寿命预测 | 第61-63页 |
| 5.5 四种多轴疲劳寿命评估方法对比 | 第63-64页 |
| 5.6 讨论与小结 | 第64-66页 |
| 5.6.1 讨论 | 第64-65页 |
| 5.6.2 小结 | 第65-66页 |
| 结论与展望 | 第66-67页 |
| 参考文献 | 第67-71页 |
| 基金项目信息 | 第71-72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第72-73页 |
| 致谢 | 第73-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