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1 引言 | 第9-12页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9-10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1.3 论文的流程、论文结构、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 第11-12页 |
1.3.1 论文流程 | 第11页 |
1.3.2 论文结构 | 第11页 |
1.3.3 论文研究方法 | 第11页 |
1.3.4 论文创新点 | 第11-12页 |
2 追索海外流失文物概述 | 第12-19页 |
2.1 海外流失文物概述 | 第13-17页 |
2.1.1 海外流失文物相关概念界定 | 第13-15页 |
2.1.2 海外流失文物的分类 | 第15-16页 |
2.1.3 文物的价值和海外流失文物的特点 | 第16-17页 |
2.2 追索海外流失文物的相关理论 | 第17-19页 |
2.2.1 文化国家主义与文化国际主义 | 第17-18页 |
2.2.2 大陆法系与英美法系对善意取得制度的不同立场 | 第18-19页 |
3 追索海外流失文物的相关国际立法及述评 | 第19-26页 |
3.1 国际公约 | 第19-21页 |
3.1.1 《关于发生武装冲突情况下保护文化财产的公约》 | 第19-20页 |
3.1.2 《关于禁止和防止非法进出口文化财产和非法转让其所有权的方法的公约》 | 第20页 |
3.1.3 《国际统一私法协会关于被盗或者非法出口文物的公约》 | 第20-21页 |
3.2 国际软法与国际组织 | 第21-24页 |
3.2.1 国际软法 | 第21-23页 |
3.2.2 国际组织 | 第23-24页 |
3.3 区域性条约与双边协定 | 第24-26页 |
3.3.1 区域性条约 | 第24-25页 |
3.3.2 双边协定 | 第25-26页 |
4 追索海外流失文物的主要途径 | 第26-35页 |
4.1 司法途径 | 第26-29页 |
4.1.1 国际民事诉讼 | 第26-27页 |
4.1.2 仲裁 | 第27-28页 |
4.1.3 国际法院 | 第28-29页 |
4.2 非诉途径 | 第29-32页 |
4.2.1 调停、斡旋和和解 | 第30-31页 |
4.2.3 谈判和协商 | 第31-32页 |
4.3 回赠与回购 | 第32-35页 |
4.3.1 回赠 | 第32-33页 |
4.3.2 回购 | 第33-35页 |
5 中国追索海外流失文物问题分析 | 第35-45页 |
5.1 中国流失海外文物现状 | 第35-38页 |
5.1.1 中国流失海外文物分布情况 | 第35-36页 |
5.1.2 中国追索流失文物的成功实践 | 第36-38页 |
5.2 中国追索海外文物的法律障碍 | 第38-40页 |
5.2.1 中国追索文物的国内法障碍 | 第38-40页 |
5.2.2 中国追索文物存在的国际法障碍 | 第40页 |
5.3 中国追索海外流失文物对策 | 第40-45页 |
5.3.1 国内法方面 | 第40-43页 |
5.3.2 国际法方面 | 第43-45页 |
结论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9页 |
后记 | 第49-50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 第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