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基本建设经济论文--基本建设投资与经济效益论文

我国大陆地区促进民间资本参与公共建设的有效制度供给研究

致谢第5-6页
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8页
1 引言第11-21页
    1.1 研究背景第11-12页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12-13页
    1.3 研究方案与技术路线图第13-15页
    1.4 研究方法及创新点第15页
    1.5 相关文献综述第15-21页
2 制度供给与促进民间资本参与公共建设的关系第21-28页
    2.1 民间资本与公共建设的特征第21-22页
        2.1.1 民间资本的界定与技术经济特征第21-22页
        2.1.2 公共建设的界定与技术经济特征第22页
    2.2 制度供给相关理论第22-26页
        2.2.1 相关概念界定第22-24页
        2.2.2 制度供给的影响因素识别分析第24-26页
    2.3 有效制度供给可解决民间资本参与公共建设的矛盾第26-28页
3 有效制度供给不足是我国大陆促参效果不彰的根源第28-44页
    3.1 大陆地区促参制度供给的政策历程第28-29页
    3.2 大陆地区促参制度供给现状分析第29-38页
        3.2.1 促参基本法律制度供给分析第30-32页
        3.2.2 促参财税政策供给分析第32-34页
        3.2.3 促参责任制度供给分析第34-38页
    3.3 大陆地区促参制度供给不足的影响因素分析第38-42页
        3.3.1 现有立法制度安排不完善第38-39页
        3.3.2 制度设计与预期实施成本高第39-41页
        3.3.3 社会基本共识未达成第41-42页
    3.4 未提供有效制度供给是我国大陆促参失败的根本原因第42-44页
4 实现大陆地区促参制度的有效供给——以台湾为例第44-60页
    4.1 通过完善相关立法弥补大陆地区促参法律制度供给不足第44-50页
        4.1.1 台湾地区促参立法体系第45-48页
        4.1.2 完善立法体系对大陆促参基本法律制度供给不足的弥补第48-50页
    4.2 通过标准促参模式与执行机制弥补大陆促参制度供给不足第50-56页
        4.2.1 台湾地区标准促参流程与执行机制第51-55页
        4.2.2 标准促参模式与执行机制降低大陆促参制度设计与实施成本第55-56页
    4.3 通过有效的促参推动机制弥补大陆促参制度供给不足第56-60页
        4.3.1 台湾地区促参推动机制第57-58页
        4.3.2 有效的促参推动机制达成大陆促参社会共识第58-60页
5 台湾促参实例研究——台北市交九转运站项目第60-69页
    5.1 交九转运站项目概况第60页
    5.2 项目促参历程第60-64页
    5.3 项目促参过程的主要财务指标分析及外部效应评价第64-66页
        5.3.1 项目促参过程的主要财务指标分析第64-65页
        5.3.2 项目外部效应评价第65-66页
    5.4 大陆地区对项目促参成功经验的借鉴第66-69页
6 结论与建议第69-74页
    6.1 研究结论第69-70页
    6.2 完善大陆地区促参制度的建议第70-72页
    6.3 研究不足与展望第72-74页
参考文献第74-78页
学位论文数据集第78页

论文共7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压缩感知的三维图像视频编码
下一篇:运动模糊图像盲复原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