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电流传感器数据模型的分析和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4页 |
·课题研究背景及其意义 | 第9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2页 |
·传统电磁式电流传感器的研究现状 | 第10页 |
·罗氏线圈型电流传感器的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及其重点 | 第12-13页 |
·本章小结 | 第13-14页 |
第2章 微电流传感器幅频特性的研究 | 第14-20页 |
·引言 | 第14页 |
·微电流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 第14-17页 |
·微电流传感器的改进 | 第17-19页 |
·铁芯材料的选择 | 第17-18页 |
·运放电路的加入 | 第18-19页 |
·本章小结 | 第19-20页 |
第3章 微电流传感器激磁电流的研究 | 第20-34页 |
·引言 | 第20页 |
·微电流传感器误差的来源 | 第20-25页 |
·微电流传感器误差的影响因素 | 第25-26页 |
·微电流传感器激磁电流的研究 | 第26-33页 |
·电流传感器激磁电流公式的推导 | 第27页 |
·原边输入电流对激磁电流的影响 | 第27页 |
·副边线圈匝数对激磁电流的影响 | 第27-28页 |
·最优副边线圈匝数的选取算法 | 第28-29页 |
·最优副边线圈匝数算法的验证 | 第29-33页 |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第4章 微电流传感器误差补偿的研究 | 第34-41页 |
·引言 | 第34页 |
·无源补偿法 | 第34-38页 |
·匝数补偿 | 第34-35页 |
·并联电容补偿 | 第35页 |
·辅助线圈补偿 | 第35-36页 |
·辅助互感器补偿 | 第36-38页 |
·有源补偿法 | 第38-39页 |
·各自的优缺点 | 第39-40页 |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第5章 基于BP 网络的传感器误差补偿研究 | 第41-47页 |
·引言 | 第41页 |
·BP 神经网络 | 第41-44页 |
·BP 神经网络的结构模型 | 第41-42页 |
·BP 神经网络的学习过程 | 第42页 |
·BP 神经网络的基本算法 | 第42-43页 |
·BP 算法的改进 | 第43-44页 |
·用BP 神经网络补偿传感器的误差 | 第44-45页 |
·原始数据的预处理 | 第44-45页 |
·神经网络误差补偿的步骤 | 第45页 |
·仿真实验 | 第45-46页 |
·输入样本数据 | 第45-46页 |
·建立网络模型 | 第46页 |
·运行结果 | 第46页 |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47-49页 |
·本文工作总结 | 第47页 |
·系统进一步要完善的工作 | 第47-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2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它成果 | 第52-53页 |
致谢 | 第53-54页 |
详细摘要 | 第54-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