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18页 |
1.1 课题背景及意义 | 第12-13页 |
1.2 GIS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1.2.1 GIS国外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1.2.2 GIS国内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1.3 电压质量监控软件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1.4 本文主要研究工作 | 第16-18页 |
第2章 基于GIS的电压质量监控软件需求分析 | 第18-22页 |
2.1 引言 | 第18页 |
2.2 基于GIS的电压质量监控软件的概述 | 第18-20页 |
2.3 基于GIS的电压质量监控软件的功能需求分析 | 第20页 |
2.4 基于GIS的电压质量监控软件的性能需求分析 | 第20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0-22页 |
第3章 基于GIS的电压质量监控软件设计 | 第22-42页 |
3.1 引言 | 第22页 |
3.2 基于GIS的电压质量监控软件架构设计 | 第22-25页 |
3.2.1 表现层 | 第24页 |
3.2.2 业务逻辑层 | 第24-25页 |
3.2.3 数据访问层 | 第25页 |
3.2.4 数据层 | 第25页 |
3.3 基于GIS的电压质量监控功能设计 | 第25-32页 |
3.3.1 地图服务 | 第26-29页 |
3.3.2 电压质量监控 | 第29-32页 |
3.4 接口设计 | 第32-33页 |
3.4.1 用户接口 | 第32页 |
3.4.2 外部接口 | 第32页 |
3.4.3 内部接口 | 第32-33页 |
3.5 地图数据组织设计 | 第33页 |
3.6 数据库设计 | 第33-39页 |
3.6.1 数据库实体关系 | 第35-37页 |
3.6.2 数据库结构定义 | 第37-39页 |
3.7 本章小结 | 第39-42页 |
第4章 GIS与电压质量监控结合的关键技术 | 第42-50页 |
4.1 引言 | 第42页 |
4.2 基于MapGuide的地图服务技术 | 第42-43页 |
4.3 基于ARMA模型的电压预测技术 | 第43-48页 |
4.3.1 时间序列模型的概念 | 第43-45页 |
4.3.2 时间序列的自相关函数和偏相关函数 | 第45-47页 |
4.3.3 模型识别 | 第47页 |
4.3.4 模型定阶 | 第47-48页 |
4.3.5 模型检验 | 第48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48-50页 |
第5章 基于GIS的电压质量监控软件实现 | 第50-72页 |
5.1 引言 | 第50页 |
5.2 开发环境配置 | 第50-53页 |
5.2.1 开发语言 | 第50页 |
5.2.2 开发环境 | 第50-52页 |
5.2.3 系统的总体介绍 | 第52-53页 |
5.3 电压质量监控软件功能实现 | 第53-62页 |
5.3.1 地图服务的实现 | 第53-58页 |
5.3.2 电压质量监控 | 第58-62页 |
5.4 接口设计的实现 | 第62-63页 |
5.4.1 用户接口 | 第62页 |
5.4.2 外部接口 | 第62页 |
5.4.3 内部接口 | 第62-63页 |
5.5 地图数据组织实现 | 第63-64页 |
5.6 电压预测算法实现 | 第64-68页 |
5.7 Java与Matlab交互实现 | 第68-70页 |
5.7.1 Matlab算法封装 | 第68-69页 |
5.7.2 Matlab算法调用 | 第69-70页 |
5.8 本章小结 | 第70-72页 |
第6章 基于GIS的电压质量监控软件验证 | 第72-80页 |
6.1 引言 | 第72页 |
6.2 电压质量监控软件功能测试 | 第72-76页 |
6.2.1 部门信息显示 | 第74页 |
6.2.2 监测点信息显示 | 第74-75页 |
6.2.3 监测点电压预测 | 第75页 |
6.2.4 电压实时报警 | 第75-76页 |
6.2.5 故障预报 | 第76页 |
6.3 电压质量监控软件性能测试 | 第76-78页 |
6.4 系统安全性测试 | 第78页 |
6.5 测试结果与分析 | 第78-79页 |
6.5.1 测试结果 | 第78页 |
6.5.2 测试分析 | 第78-79页 |
6.6 本章小结 | 第79-80页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 第80-82页 |
7.1 工作总结 | 第80-81页 |
7.2 展望 | 第81-82页 |
参考文献 | 第82-86页 |
致谢 | 第86-88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主要工作及发表论文 | 第8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