铝合金车轮的结构分析及优化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9页 |
1.1 铝合金在现代汽车中的应用 | 第11-12页 |
1.1.1 汽车的轻量化发展趋势 | 第11-12页 |
1.1.2 铝合金的应用 | 第12页 |
1.2 铝合金在现代汽车中的应用 | 第12-16页 |
1.2.1 国内外铝合金车轮的发展概况及前景展望 | 第12-13页 |
1.2.2 铝合金车轮的优点 | 第13-16页 |
1.3 汽车产品设计方法概述 | 第16页 |
1.4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内容与方法 | 第16-19页 |
1.4.1 本课题的意义 | 第16-17页 |
1.4.2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7-19页 |
第2章 有限单元法和ANSYS软件 | 第19-31页 |
2.1 有限元法的发展应用 | 第19-20页 |
2.2 有限单元法简介 | 第20-25页 |
2.2.1 有限单元法的基本概念及原理 | 第20-22页 |
2.2.2 有限单元法的一般程序结构 | 第22-23页 |
2.2.3 有限元法求解特点与分析流程 | 第23-25页 |
2.3 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 | 第25-28页 |
2.3.1 ANSYS的发展 | 第25页 |
2.3.2 用户界面 | 第25-26页 |
2.3.3 图形 | 第26页 |
2.3.4 处理器 | 第26页 |
2.3.5 数据库 | 第26-27页 |
2.3.6 文件格式 | 第27-28页 |
2.3.7 程序的可用性 | 第28页 |
2.4 ANSYS软件的主要功能 | 第28-29页 |
2.4.1 建立几何实体模型 | 第28-29页 |
2.5 有限单元法在汽车车轮优化设计中的应用 | 第29-31页 |
第3章 铝合金车轮的几何实体造型 | 第31-37页 |
3.1. CATIA概述 | 第31-34页 |
3.1.1 装配设计(ASS) | 第31-32页 |
3.1.2 CATIA特征设计模块(FEA) | 第32-34页 |
3.2 车轮的实体造型 | 第34-37页 |
3.2.1 车轮构造及造型要点 | 第34-35页 |
3.2.2 车轮数模绘制 | 第35-37页 |
第4章 铝合金车轮的有限元强度分析 | 第37-47页 |
4.1 车轮结构强度分析的意义和进展 | 第37-38页 |
4.2 车轮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第38-41页 |
4.2.1 车轮模型的单元划分 | 第38-39页 |
4.2.2 车轮材料属性 | 第39页 |
4.2.3 车轮约束与载荷 | 第39-41页 |
4.3 车轮的有限元求解结果分析 | 第41-47页 |
第5章 铝合金车轮的优化设计及疲劳寿命分析 | 第47-65页 |
5.1 ANSYS优化概述 | 第47-51页 |
5.1.1 基本概念 | 第47-49页 |
5.1.2 优化设计的步骤 | 第49-51页 |
5.2 优化问题的数学模型 | 第51-54页 |
5.2.1 优化问题的数学模型 | 第51页 |
5.2.2 优化问题的几何解释 | 第51-52页 |
5.2.3 优化设计的基本解法 | 第52-53页 |
5.2.4 优化设计的收敛准则 | 第53-54页 |
5.3 车轮结构优化的数学模型 | 第54-55页 |
5.3.1 目标函数 | 第54页 |
5.3.2 设计变量 | 第54页 |
5.3.3 约束条件 | 第54页 |
5.3.4 优化设计的基本流程 | 第54-55页 |
5.4 车轮优化分析结果 | 第55-58页 |
5.4.1 目标函数的结果分析 | 第55-58页 |
5.5 车轮疲劳寿命分析 | 第58-65页 |
5.5.1 材料的应力寿命曲线 | 第58-59页 |
5.5.2 疲劳累积损伤理论 | 第59-60页 |
5.5.3 车轮疲劳寿命分析 | 第60-65页 |
第6章 铝合金车轮的台架试验 | 第65-69页 |
6.1 铝合金车轮的试验环境 | 第65页 |
6.2 试验方法与流程 | 第65-67页 |
6.3 试验结果分析 | 第67-69页 |
第7章 结论及展望 | 第69-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75页 |
致谢 | 第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