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4页 |
1.1 肠造口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2 肠造口患者生活质量 | 第12-13页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3-14页 |
第2章 调查对象与方法 | 第14-18页 |
2.1 调查对象 | 第14页 |
2.1.1 样本入选标准 | 第14页 |
2.1.2 样本排除标准 | 第14页 |
2.2 调查方法 | 第14-17页 |
2.3 统计学方法 | 第17页 |
2.4 质量控制 | 第17-18页 |
第3章 结果 | 第18-43页 |
3.1 研究对象基本情况 | 第18-20页 |
3.2 研究对象功能型维度的得分 | 第20-25页 |
3.2.1 不同性别研究对象功能型维度得分 | 第20页 |
3.2.2 不同年龄研究对象功能型维度得分 | 第20-21页 |
3.2.3 不同造口术后时间研究对象功能型维度得分 | 第21页 |
3.2.4 不同文化程度研究对象功能型维度得分 | 第21-22页 |
3.2.5 不同婚姻状况研究对象功能型维度得分 | 第22页 |
3.2.6 不同家庭人均收入研究对象功能型维度得分 | 第22-23页 |
3.2.7 不同医保形式研究对象功能型维度得分 | 第23页 |
3.2.8 不同手术部位研究对象功能型维度得分 | 第23-24页 |
3.2.9 不同手术方式研究对象功能型维度得分 | 第24页 |
3.2.10 造口并发症在功能型维度得分 | 第24-25页 |
3.2.11 造口治疗师指导在功能型维度得分 | 第25页 |
3.3 结肠造口患者症状维度的得分 | 第25-38页 |
3.3.1 不同年龄研究对象在症状维度的得分 | 第25-26页 |
3.3.2 不同造口术后时间在症状维度的得分 | 第26页 |
3.3.3 不同文化程度研究对象在症状维度的得分 | 第26页 |
3.3.4 不同家庭人均收入研究对象在症状维度的得分 | 第26页 |
3.3.5 不同医保形式研究对象在症状维度的得分 | 第26页 |
3.3.6 不同手术部位研究对象在症状维度的得分 | 第26-27页 |
3.3.7 不同手术方式研究对象在症状维度的得分 | 第27页 |
3.3.8 造口并发症在症状维度的得分 | 第27页 |
3.3.9 造口治疗师指导在症状维度的得分 | 第27页 |
3.3.10 社会支持在症状维度的得分 | 第27-38页 |
3.4 自护能力分析 | 第38-43页 |
3.4.1 不同性别研究对象造口自护能力 | 第38-39页 |
3.4.2 不同年龄研究对象造口自护能力 | 第39页 |
3.4.3 不同文化程度研究对象造口自护能力 | 第39-40页 |
3.4.4 不同婚姻状况对象造口自护能力 | 第40页 |
3.4.5 不同手术部位研究对象造口自护能力 | 第40-41页 |
3.4.6 造口治疗师指导对研究对象造口自护能力的影响 | 第41-42页 |
3.4.7 社会支持对研究对象造口自护能力的影响 | 第42-43页 |
第4章 讨论 | 第43-52页 |
4.1 肠造口患者的生活质量 | 第43-44页 |
4.2 性别因素 | 第44页 |
4.3 年龄因素 | 第44-45页 |
4.4 文化程度因素 | 第45页 |
4.5 婚姻状况因素 | 第45-46页 |
4.6 经济因素 | 第46页 |
4.7 术后时间因素 | 第46-47页 |
4.8 造口并发症因素 | 第47-49页 |
4.9 社会支持因素 | 第49-50页 |
4.10 造口治疗师因素 | 第50-52页 |
第5章 结论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6页 |
附录 | 第56-60页 |
致谢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