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目录 | 第8-9页 |
引言 | 第9-11页 |
第一章 对平和窃取说的剖析 | 第11-17页 |
第一节 平和窃取说提出的背景——现实评估的一种结论 | 第11-15页 |
第三节 平和窃取说所秉持的理论依据和实践依据 | 第15-17页 |
第二章 对平和窃取说的批判与反驳 | 第17-27页 |
第一节 平和窃取说超出国民预测可能性,违背刑法罪刑法定的基本原则 | 第17-20页 |
第二节 平和窃取说未考虑我国刑罚体系设置的合理性 | 第20-23页 |
第三节 平和窃取说不当的运用的刑法比较解释方法 | 第23-25页 |
第四节 平和窃取说关于盗窃罪行为方式的认定不合理 | 第25-27页 |
第三章 否定之否定——对平和窃取说所提批判的回应与反驳 | 第27-37页 |
第一节 秘密窃取说并没有混淆主观要素和客观要素 | 第27-31页 |
第二节 坚持秘密窃取说是坚持主客观相统一原则的体现 | 第31-33页 |
第三节 在行为人不考虑行为是否为他人发觉的情况下,按照概括故意处理 | 第33-34页 |
第四节 秘密窃取说不会导致抢劫罪的范围不当扩大 | 第34-35页 |
第五节 以平和的方法公开窃取财物的应当认定为抢夺罪 | 第35-37页 |
结语 | 第37-39页 |
参考文献 | 第39-42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42-43页 |
致谢 | 第43-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