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航空、航天论文--航空论文--航空仪表、航空设备、飞行控制与导航论文--飞行控制系统与导航论文--飞行控制论文

多电化机电系统电—机械负载的建模方法与仿真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注释表第13-15页
第一章 绪论第15-26页
    1.1 课题研究背景第15-23页
        1.1.1 多电/全电飞机简介第15-17页
        1.1.2 作动器发展简介第17-23页
    1.2 机电作动器国内外发展现状第23-24页
    1.3 课题研究意义第24-25页
    1.4 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第25-26页
第二章 机电作动系统关键技术第26-39页
    2.1 引言第26-27页
    2.2 电机技术第27-35页
        2.2.1 伺服电机简介第27-33页
        2.2.2 永磁同步电机驱动控制技术第33页
        2.2.3 永磁同步电机矢量控制调制技术第33-35页
    2.3 机械传动技术第35-36页
    2.4 伺服控制技术第36-38页
        2.4.1 伺服系统简介第36-37页
        2.4.2 伺服控制策略第37-38页
    2.5 EMA伺服控制系统发展趋势第38页
    2.6 本章小结第38-39页
第三章 EMA伺服控制系统数学模型与控制策略第39-55页
    3.1 机电作动器结构第39页
    3.2 永磁同步电机第39-43页
        3.2.1 永磁同步电机的基本结构第39-40页
        3.2.2 永磁同步电机的数学模型第40-42页
        3.2.3 永磁同步电机矢量控制技术第42-43页
    3.3 电压空间矢量SVPWM技术第43-48页
        3.3.1 电压空间矢量的提出第43-44页
        3.3.2 空间矢量的合成第44-45页
        3.3.3 电压空间矢量的合成第45-47页
        3.3.4 基本电压空间的作用时间第47-48页
            3.3.4.1 合成矢量所在扇区的计算第47页
            3.3.4.2 开关时间的计算第47-48页
    3.4 三闭环伺服控制器设计第48-52页
        3.4.1 电流环设计第49-50页
        3.4.2 速度环设计第50-52页
        3.4.3 位置环设计第52页
    3.5 EMA机械传动机构的数学模型第52-53页
    3.6 EMA负载模型的数学模型第53-54页
    3.7 本章小结第54-55页
第四章 EMA伺服系统仿真模型第55-62页
    4.1 Matlab/Simulink简介第55页
    4.2 EMA伺服控制系统整体模型第55-56页
    4.3 永磁同步电机控制系统模型第56-60页
        4.3.1 PARK逆变换模块第57页
        4.3.2 SVPWM生成模块第57-59页
        4.3.3 逆变器模块第59页
        4.3.4 电动机仿真模型第59-60页
    4.4 机械传动系统模型第60页
    4.5 负载模型第60-61页
    4.6 本章小结第61-62页
第五章 EMA伺服控制系统仿真验证及优化第62-76页
    5.1 EMA伺服控制系统仿真结果分析第62-64页
        5.1.1 电流环阶跃响应分析第62页
        5.1.2 速度环阶跃响应分析第62-63页
        5.1.3 位置环阶跃响应分析第63-64页
    5.2 影响EMA伺服系统性能的参数分析与仿真结果第64-71页
        5.2.1 不同电机参数下EMA伺服控制系统仿真结果分析第64-67页
        5.2.2 突加和突卸负载下的EMA伺服控制系统仿真结果分析第67-69页
        5.2.3 空载和满载启动的EMA伺服系统仿真结果分析第69-71页
    5.3 EMA伺服控制系统优化第71-75页
        5.3.1 模糊PID自整定控制的基本原理第71-73页
        5.3.2 模糊自整定PID控制器的设计与仿真第73-75页
    5.4 本章小结第75-76页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第76-78页
    6.1 论文总结第76页
    6.2 展望第76-78页
参考文献第78-83页
致谢第83-84页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第84页

论文共8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CCD的图像采集系统研究
下一篇:玻色凝聚气体的安德森局域化及其动力学性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