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金属学与金属工艺论文--组合机床及其加工论文--程序控制机床、数控机床及其加工论文

龙门数控机床主轴进给驱动机电耦合特性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注释表第12-13页
缩略词第13-14页
第一章 绪论第14-23页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第14-15页
    1.2 国内外相关领域研究现状第15-20页
        1.2.1 进给驱动及其控制算法研究现状第15-18页
        1.2.2 机电耦合仿真研究现状第18-20页
    1.3 研究问题的提出第20-21页
    1.4 课题研究内容第21-23页
第二章 龙门数控机床主轴进给驱动机电耦合分析第23-35页
    2.1 机电耦合类型第24页
    2.2 机电耦合参数的提取第24-27页
    2.3 耦合模型建立与仿真方法确定第27-33页
        2.3.1 主轴进给驱动的耦合建模第27-32页
        2.3.2 机电耦合仿真方法确定第32-33页
    2.4 本章小结第33-35页
第三章 龙门数控机床主轴进给系统刚柔耦合建模第35-46页
    3.1 主轴进给系统结构分析第35页
    3.2 基于ADAMS的刚柔耦合建模第35-42页
        3.2.1 虚拟样机模型建立第36-37页
        3.2.2 滑枕、滚珠丝杠有限元柔性体建模第37-39页
        3.2.3 非线性因素考虑第39-42页
    3.3 基于ADAMS的仿真分析第42-45页
    3.4 本章小结第45-46页
第四章 龙门数控机床主轴进给驱动机电耦合建模与分析第46-62页
    4.1 机电耦合仿真原理第46-47页
    4.2 伺服控制系统建模第47-55页
        4.2.0 交流永磁同步电机建模第47-51页
        4.2.1 电流环建模与参数整定第51-52页
        4.2.2 速度环建模与参数整定第52-53页
        4.2.3 位置环建模与参数整定第53-55页
    4.3 主轴进给驱动机电耦合仿真建模与分析第55-60页
        4.3.1 仿真模型建立第55-56页
        4.3.2 仿真结果分析第56-60页
    4.4 本章小结第60-62页
第五章 龙门数控机床主轴进给驱动控制策略研究第62-76页
    5.1 概述第62页
    5.2 主轴进给驱动控制系统非线性数学模型第62-65页
    5.3 基于RBF实时补偿的自适应复合控制算法研究第65-68页
        5.3.1 前馈控制设计第65-66页
        5.3.2 PID反馈控制及其整定第66-67页
        5.3.3 径向基函数误差补偿第67-68页
    5.4 控制系统稳定性分析第68-69页
    5.5 数值仿真及分析第69-74页
        5.5.1 基于自适应RBF控制仿真分析第69-73页
        5.5.2 对比分析第73-74页
    5.6 本章小结第74-76页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第76-78页
    6.1 工作总结第76页
    6.2 研究展望第76-78页
参考文献第78-82页
致谢第82-83页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第83页

论文共8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废金属双能X射线分选识别系统研究
下一篇:基于立体视觉的搬运机器人工件识别与定位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