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1 前言 | 第10-16页 |
1.1 选题依据 | 第10页 |
1.2 龙船花属植物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1.2.1 龙船花属植物概况 | 第10-11页 |
1.2.2 龙船花属植物特性研究 | 第11-12页 |
1.2.3 龙船花属植物应用研究 | 第12页 |
1.3 植物叶片功能性状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4 花灌木扦插繁育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1.5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4-16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16-21页 |
2.1 研究地区自然气候概况 | 第16页 |
2.2 研究材料 | 第16-18页 |
2.2.1 新奇士龙船花 | 第16页 |
2.2.2 橙红龙船花 | 第16-17页 |
2.2.3 黄龙船花 | 第17页 |
2.2.4 龙船花 | 第17页 |
2.2.5 邦德龙船花 | 第17页 |
2.2.6 玫瑰红仙丹草 | 第17-18页 |
2.2.7 矮龙船花 | 第18页 |
2.2.8 中叶龙船花 | 第18页 |
2.2.9 大王龙船花 | 第18页 |
2.3 研究方法 | 第18-20页 |
2.3.1 叶性状试验设计 | 第18-20页 |
2.3.2 扦插试验设计 | 第20页 |
2.4 数据处理 | 第20-21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21-68页 |
3.1 九种龙船花的叶形态指标分析 | 第21-31页 |
3.1.1 叶形态指标比较分析 | 第21-22页 |
3.1.2 叶形态指标相关性分析 | 第22-27页 |
3.1.3 叶片形态指标与叶面积回归分析 | 第27-30页 |
3.1.4 叶形态分析指标小结 | 第30-31页 |
3.2 九种龙船花的叶性状和叶绿素含量分析 | 第31-41页 |
3.2.1 叶功能性状指标分析 | 第31-38页 |
3.2.1.1 叶厚度的比较与分析 | 第32-33页 |
3.2.1.2 比叶面积的比较与分析 | 第33-34页 |
3.2.1.3 比叶体积的比较与分析 | 第34-35页 |
3.2.1.4 叶干物质含量的比较与分析 | 第35-36页 |
3.2.1.5 叶组织密度的比较与分析 | 第36-37页 |
3.2.1.6 相对含水量和叶片含水量的比较与分析 | 第37-38页 |
3.2.2 叶片功能性状指标相关性分析 | 第38-39页 |
3.2.3 叶绿素含量分析 | 第39-40页 |
3.2.4 叶性状指标分析小结 | 第40-41页 |
3.3 九种龙船花的扦插繁殖结果与分析 | 第41-68页 |
3.3.1 插穗的成活指标分析 | 第41-48页 |
3.3.2 插穗的叶片指标分析 | 第48-54页 |
3.3.3 插穗的根系指标分析 | 第54-62页 |
3.3.4 扦插繁育结果分析小结 | 第62-68页 |
3.3.4.1 最佳扦插处理情况 | 第62-63页 |
3.3.4.2 不同种龙船花的插穗指标情况 | 第63-66页 |
3.3.4.3 不同浓度处理下插穗指标情况 | 第66-68页 |
4 讨论与结论 | 第68-72页 |
4.1 讨论 | 第68-69页 |
4.1.1 试验条件 | 第68-69页 |
4.1.2 试验结果 | 第69页 |
4.2 结论 | 第69-72页 |
致谢 | 第72-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77页 |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