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23页 |
1.1 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10页 |
1.2 超声化学研究进展 | 第10-15页 |
1.2.1 超声氧化技术理论 | 第10-12页 |
1.2.2 超声氧化技术的影响因素 | 第12-14页 |
1.2.3 超声氧化技术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1.3 泡沫金属的性质及应用 | 第15-16页 |
1.3.1 泡沫金属性质 | 第15页 |
1.3.2 泡沫金属在催化氧化方向的应用 | 第15-16页 |
1.4 印染废水简介 | 第16-19页 |
1.4.1 印染废水的来源及危害 | 第16-18页 |
1.4.2 印染废水的特征 | 第18页 |
1.4.3 印染废水的处理技术 | 第18-19页 |
1.5 课题来源与研究内容 | 第19-23页 |
1.5.1 课题的来源 | 第19-20页 |
1.5.2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20-23页 |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 第23-31页 |
2.1 试剂与设备 | 第23-24页 |
2.1.1 实验中使用的试剂 | 第23页 |
2.1.2 实验设备 | 第23-24页 |
2.2 配制废水实验情况 | 第24-25页 |
2.3 实际印染废水水质特点 | 第25页 |
2.4 实验方法 | 第25-27页 |
2.4.1 泡沫铜的准备 | 第25-26页 |
2.4.2 配制废水的实验方法 | 第26页 |
2.4.3 实际废水的实验方法 | 第26-27页 |
2.5 分析方法 | 第27-31页 |
2.5.1 泡沫铜的表征 | 第27页 |
2.5.2 水质分析 | 第27-31页 |
第3章 超声辅助Cu~(2+)/ H_2O_2体系处理RhB废水研究 | 第31-40页 |
3.1 引言 | 第31页 |
3.2 单因素试验 | 第31-36页 |
3.2.1 pH值影响 | 第31-32页 |
3.2.2 Cu~(2+)投加量影响 | 第32-33页 |
3.2.3 H_2O_2投加量影响 | 第33-35页 |
3.2.4 超声功率影响 | 第35-36页 |
3.3 RhB降解机理研究 | 第36-39页 |
3.3.1 自由基抑制剂的影响 | 第36-37页 |
3.3.2 RhB降解过程TOC分析 | 第37页 |
3.3.3 RhB降解过程中荧光分析 | 第37-38页 |
3.3.4 UV-vis分析 | 第38-39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第4章 超声辅助泡沫铜/H_2O_2体系处理RhB废水研究 | 第40-54页 |
4.1 引言 | 第40页 |
4.2 泡沫材料的选择 | 第40-42页 |
4.2.1 不同泡沫金属的选择 | 第40-41页 |
4.2.2 不同厚度泡沫铜的选择 | 第41-42页 |
4.3 正交试验 | 第42-43页 |
4.3.1 正交试验设计 | 第42页 |
4.3.2 正交试验结果 | 第42-43页 |
4.4 催化机理研究 | 第43-46页 |
4.4.1 不同氧化体系下Rh B的脱色情况 | 第43-44页 |
4.4.2 泡沫铜骨架对产·OH和H_2O_2的影响 | 第44-46页 |
4.4.3 自由基抑制剂的影响 | 第46页 |
4.5 反应动力学 | 第46-49页 |
4.5.1 不同H_2O_2投加量 | 第46-47页 |
4.5.2 不同初始p H值 | 第47-48页 |
4.5.3 不同超声功率 | 第48-49页 |
4.6 泡沫铜稳定性研究 | 第49-52页 |
4.6.1 SEM分析 | 第49-50页 |
4.6.2 泡沫铜的溶出试验 | 第50-51页 |
4.6.3 泡沫铜的催化稳定性 | 第51-52页 |
4.7 本章小结 | 第52-54页 |
第5章 处理实际印染废水研究 | 第54-66页 |
5.1 引言 | 第54页 |
5.2 实际废水原水分析 | 第54-55页 |
5.2.1 实际废水常规水质参数 | 第54页 |
5.2.2 实际废水UV-vis和荧光分析 | 第54-55页 |
5.3 超声辅助泡沫铜/H_2O_2体系处理实际废水的实验效果 | 第55-59页 |
5.3.1 实际废水降解过程中COD和TOC变化 | 第56-57页 |
5.3.2 实际废水降解过程中BOD和BOD/COD变化 | 第57-58页 |
5.3.3 实际废水降解过程中色度变化 | 第58-59页 |
5.4 实际废水处理后的UV-vis和荧光分析 | 第59-61页 |
5.5 GC-MS分析 | 第61-65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65-66页 |
结论 | 第66-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3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第73-75页 |
致谢 | 第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