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媒介生态中的反智现象研究
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绪论 | 第11-18页 |
一、研究缘起 | 第11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11-14页 |
三、研究现状 | 第14-18页 |
第一章 反智主义的理论谱系 | 第18-24页 |
第一节 反智主义的概念及其发展脉络 | 第18-21页 |
一、反智主义的概念 | 第18-19页 |
二、我国反智主义思想发展的历史脉络 | 第19-21页 |
第二节 反智主义与民粹主义、后现代主义的辨析 | 第21-24页 |
一、反智主义与民粹主义 | 第21-22页 |
二、反智主义与后现代主义 | 第22-24页 |
第二章 反智现象在网络媒介生态中的呈现 | 第24-34页 |
第一节 反智的生产:由媒体主导的反智 | 第25-27页 |
一、反智价值观的传播 | 第25-26页 |
二、反智“偶像”的塑造 | 第26-27页 |
第二节 反智的消费:由受众主导的反智 | 第27-33页 |
一、打破信息权威的垄断 | 第27-30页 |
二、追求个性话语的表达 | 第30-31页 |
三、崇尚娱乐消费的狂欢 | 第31-33页 |
第三节 反智的传递:生产和消费的互置 | 第33-34页 |
第三章 网络媒介生态视角下反智现象出现的归因分析 | 第34-44页 |
第一节 技术的支持 | 第34-37页 |
一、互联网的分权性 | 第34-35页 |
二、互联网的赋权 | 第35-37页 |
第二节 资本的助力 | 第37-40页 |
一、经济资本 | 第37-38页 |
二、社会资本 | 第38-40页 |
第三节 阶级的抗衡 | 第40-44页 |
一、精英阶层:放弃的权力 | 第41-42页 |
二、平民阶层:攫取被放弃的权力 | 第42-44页 |
第四章 由网络反智现象引发的思考 | 第44-49页 |
第一节 知识传播模式是否应该与时俱进? | 第44-45页 |
第二节 技术与文明能否同步发展? | 第45-47页 |
第三节 一种相对守恒的文化价值观能否建立? | 第47-49页 |
结语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3页 |
致谢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