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3-4页 |
| ABSTRACT | 第4-5页 |
| 1 绪论 | 第8-19页 |
| 1.1 研究背景 | 第8-10页 |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0-15页 |
| 1.2.1 循环经济的研究 | 第10-11页 |
| 1.2.2 低碳经济的研究 | 第11-12页 |
| 1.2.3 绿色经济的研究 | 第12-15页 |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5-16页 |
| 1.3.1 研究目的 | 第15-16页 |
| 1.3.2 研究意义 | 第16页 |
| 1.4 研究内容及方法 | 第16-18页 |
| 1.4.1 研究内容 | 第16-17页 |
| 1.4.2 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 1.5 技术路线 | 第18-19页 |
| 2 绿色经济的理论基础 | 第19-27页 |
| 2.1 绿色经济的定义 | 第19-21页 |
| 2.2 绿色经济相关理论 | 第21-26页 |
| 2.2.1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与脱钩理论 | 第21-23页 |
| 2.2.2 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23-24页 |
| 2.2.3 生态经济学理论 | 第24-26页 |
| 2.3 本章小结 | 第26-27页 |
| 3 四川省绿色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及评价方法 | 第27-41页 |
| 3.1 绿色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 | 第27-38页 |
| 3.1.1 绿色经济发展评价指标构建原则 | 第27-28页 |
| 3.1.2 绿色经济发展评价指标构建方法 | 第28-29页 |
| 3.1.3 绿色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第29-38页 |
| 3.2 基于熵权法的绿色经济发展评价模型 | 第38-39页 |
| 3.2.1 指标数据标准化矩阵的构建 | 第38-39页 |
| 3.2.2 权重和评价值的计算 | 第39页 |
| 3.3 本章小结 | 第39-41页 |
| 4 四川省绿色经济发展综合评价分析 | 第41-62页 |
| 4.1 四川省绿色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 第41-46页 |
| 4.1.1 经济发展现状 | 第41-43页 |
| 4.1.2 社会发展现状 | 第43-44页 |
| 4.1.3 资源环境现状 | 第44-45页 |
| 4.1.4 政策实施现状 | 第45-46页 |
| 4.2 四川省绿色经济发展的系统评价 | 第46-50页 |
| 4.3 四川省绿色经济发展状况综合分析 | 第50-62页 |
| 4.3.1 经济效益维度的分析评价 | 第50-52页 |
| 4.3.2 社会效益维度的分析评价 | 第52-55页 |
| 4.3.3 资源环境维度的分析评价 | 第55-57页 |
| 4.3.4 政策支撑维度的分析评价 | 第57-60页 |
| 4.3.5 绿色经济发展状况总体分析评价 | 第60-62页 |
| 5 四川省发展绿色经济的政策建议 | 第62-65页 |
| 5.1 增强绿色发展理念,坚持可持续发展 | 第62页 |
| 5.2 完善地方性法规,推进绿色经济发展 | 第62-63页 |
| 5.3 加大投资力度,建设生态文明 | 第63页 |
| 5.4 强化监督监管,落实环保政策 | 第63页 |
| 5.5 加强宣传教育,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 第63-65页 |
| 6 结论与展望 | 第65-67页 |
| 6.1 结论 | 第65-66页 |
| 6.2 展望 | 第66-67页 |
| 致谢 | 第67-68页 |
| 参考文献 | 第68-71页 |
| 附录 | 第71页 |
| A.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