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环境质量评价与环境监测论文--环境监测网、站,监测系统论文

生态补水调度优化算法研究及其在河流污染监控平台中的实现

中文摘要第3-4页
英文摘要第4-5页
1 绪论第9-14页
    1.1 选题背景及选题意义第9-10页
    1.2 生态补水优化调度简介第10页
    1.3 远程监控系统简介第10页
    1.4 国内外研究应用现状与发展趋势第10-12页
    1.5 关键问题和技术路线第12页
    1.6 论文主要内容第12-13页
    1.7 论文的组织结构第13页
    1.8 小结第13-14页
2 伏牛溪生态补水调度模型构建第14-19页
    2.1 生态补水简介第14页
    2.2 伏牛溪生态补水调度模型第14-18页
        2.2.1 目标函数第14-15页
        2.2.2 约束条件第15-17页
        2.2.3 参数选取第17-18页
        2.2.4 初始条件第18页
    2.3 小结第18-19页
3 智能优化算法对比分析第19-25页
    3.1 智能优化算法介绍第19-23页
        3.1.1 模拟退火算法简介(SA)第19-20页
        3.1.2 遗传算法简介(GA)第20-21页
        3.1.3 蚁群算法简介(ACO)第21-22页
        3.1.4 粒子群优化算法简介(PSO)第22-23页
    3.2 智能优化算法对比分析第23-24页
    3.3 小结第24-25页
4 粒子群优化算法原理第25-31页
    4.1 引言第25页
    4.2 原始粒子群优化算法第25-26页
        4.2.1 算法原理第25页
        4.2.2 算法模型第25-26页
        4.2.3 算法流程第26页
    4.3 标准粒子群优化算法第26-27页
        4.3.1 惯性权重(inertia weight)的引入第26-27页
        4.3.2 收缩因子(constriction factor)的引入第27页
    4.4 几种改进的粒子群优化算法第27-28页
    4.5 约束条件的处理方法第28-30页
    4.6 小结第30-31页
5 粒子群算法对伏牛溪生态补水调度模型的优化求解第31-36页
    5.1 问题分析第31页
    5.2 求解策略与过程第31-33页
        5.2.1 求解策略第31-32页
        5.2.2 求解过程第32-33页
    5.3 求解结果第33-35页
    5.4 结论第35页
    5.5 小结第35-36页
6 生态补水调度在河流污染监控平台中的实现第36-51页
    6.1 河流污染监控平台第36-43页
        6.1.1 软硬件架构设计第36-37页
        6.1.2 平台架构设计第37-38页
        6.1.3 平台功能模块第38-39页
        6.1.4 平台开发技术第39-43页
    6.2 生态补水调度模块的实现第43-49页
        6.2.1 模块运行流程第44-46页
        6.2.2 生态补水调度模块的串口数据读写第46页
        6.2.3 生态补水调度模块设备监控数据的解析第46-47页
        6.2.4 生态补水调度模块的后台实现第47-48页
        6.2.5 生态补水调度模块的前端页面实现第48-49页
    6.3 界面展示第49-50页
    6.4 小结第50-51页
7 总结与展望第51-53页
    7.1 总结第51页
    7.2 展望第51-53页
致谢第53-54页
参考文献第54-56页
附录第56页
    A.作者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56页
    B.作者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项目第56页

论文共5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的保护与开发--以江西省乐安县流坑村为例
下一篇:贵州西江千户苗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