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身份认证的可信时间戳服务体系研究
致谢 | 第3-5页 |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1 绪论 | 第13-17页 |
1.1 引言 | 第13页 |
1.2 研究现状及意义 | 第13-15页 |
1.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14-15页 |
1.3 论文工作与结构安排 | 第15-17页 |
2 标准时间与时间戳协议分析 | 第17-27页 |
2.1 时间戳协议原理 | 第17-24页 |
2.1.1 简单的时间戳协议 | 第17-19页 |
2.1.2 线性链接协议 | 第19页 |
2.1.3 树型协议 | 第19-20页 |
2.1.4 二进制协议 | 第20-22页 |
2.1.5 分布式协议 | 第22-23页 |
2.1.6 时间戳协议比较 | 第23-24页 |
2.2 标准时间 | 第24-26页 |
2.2.1 现代国内外时间标准 | 第24-25页 |
2.2.2 标准时间的传递方法 | 第25-26页 |
2.2.3 标准时间与可信时间戳 | 第26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26-27页 |
3 可信时间戳的数字认证技术 | 第27-43页 |
3.1 HASH算法 | 第27-29页 |
3.1.1 数字摘要 | 第27-28页 |
3.1.2 SHA-1 算法 | 第28页 |
3.1.3 SHA-1 算法的实现与安全性 | 第28-29页 |
3.2 数字签名 | 第29-30页 |
3.2.1 数字签名的原理 | 第29-30页 |
3.3 数字签名的国家标准 | 第30-34页 |
3.3.1 基本数字签名(BES) | 第30-31页 |
3.3.2 带时间戳的数字签名(ES-T) | 第31页 |
3.3.3 带完全验证数据的数字签名(ES-C) | 第31页 |
3.3.4 带扩展验证数据的数字签名(ES-X) | 第31-33页 |
3.3.5 带归档时间戳的数字签名(ES-A) | 第33-34页 |
3.4 RSA加密算法 | 第34-36页 |
3.4.1 RSA加密算法的基本原理 | 第34-36页 |
3.4.2 RSA加密算法的优缺点 | 第36页 |
3.5 ECC加密算法 | 第36-38页 |
3.5.1 ECC加密算法的工作流程 | 第37页 |
3.5.2 ECC加密算法的优缺点 | 第37-38页 |
3.5.3 ECC加密算法的安全性 | 第38页 |
3.6 公钥基础设施PKI及其组成 | 第38-39页 |
3.6.1 公钥基础设施PKI | 第38页 |
3.6.2 PKI的组成 | 第38-39页 |
3.7 数字证书管理机构CA | 第39-41页 |
3.7.1 CA框架模型 | 第40-41页 |
3.8 现有PKI标准 | 第41页 |
3.9 本章小结 | 第41-43页 |
4 可信时间戳服务体系架构设计 | 第43-64页 |
4.1 目前使用的时间戳协议 | 第43-46页 |
4.1.1 目前使用的时间戳协议工作流程 | 第43-45页 |
4.1.2 中间人攻击 | 第45-46页 |
4.1.3 目前使用的时间戳协议中的不足 | 第46页 |
4.2 标准时间的认证 | 第46-47页 |
4.3 一种基于身份认证的可信时间戳基础协议研究 | 第47-50页 |
4.3.1 申请时间戳证书的工作流程 | 第47-48页 |
4.3.2 验证时间戳证书的工作流程 | 第48-50页 |
4.3.3 协议对比 | 第50页 |
4.4 可信时间戳服务体系加密算法研究 | 第50-55页 |
4.4.1 数据分析 | 第52-54页 |
4.4.2 可以改进的地方 | 第54-55页 |
4.5 可信时间戳服务体系软件架构设计 | 第55-59页 |
4.5.1 服务器端程序设计 | 第55-57页 |
4.5.2 客户端程序设计 | 第57-59页 |
4.6 可信时间戳服务体系硬件架构设计 | 第59-62页 |
4.6.1 并发量计算 | 第60-61页 |
4.6.2 性能计算 | 第61页 |
4.6.3 存储空间计算 | 第61-62页 |
4.7 协议及加密算法性能分析 | 第62页 |
4.7.1 协议分析 | 第62页 |
4.7.2 加密算法性能分析 | 第62页 |
4.8 本章小结 | 第62-64页 |
5 总结与展望 | 第64-66页 |
5.1 论文研究总结 | 第64页 |
5.2 未来工作展望 | 第64-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69页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