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子极化激元玻色爱因斯坦凝聚中的孤子研究
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5页 |
1.1 激子极化激元的研究进展 | 第10-12页 |
1.2 玻色爱因斯坦凝聚中的物质波孤子 | 第12-13页 |
1.3 研究现状及本文的主要内容 | 第13-15页 |
第2章 半导体微腔中的激子极化激元 | 第15-34页 |
2.1 瓦尼尔(Wannier) 激子 | 第15-18页 |
2.1.1 激子的光学跃迁 | 第16-17页 |
2.1.2 量子阱中的激子 | 第17-18页 |
2.2 半导体微腔 | 第18-20页 |
2.3 量子阱微腔中的激子极化激元 | 第20-24页 |
2.3.1 哈密顿量 | 第20-22页 |
2.3.2 激子极化激元的分布和有效质量 | 第22-24页 |
2.4 激子极化激元的自发相干 | 第24-26页 |
2.5 激子极化激元玻色爱因斯坦凝聚 | 第26-34页 |
2.5.1 凝聚的实现过程 | 第26-27页 |
2.5.2 热化和凝聚 | 第27-30页 |
2.5.3 偏振特性 | 第30-31页 |
2.5.4 长程空间相干性 | 第31-34页 |
第3章 激子极化激元玻色爱因斯坦凝聚中的孤子 | 第34-51页 |
3.1 基本理论 | 第34-38页 |
3.1.1 模型 | 第34-36页 |
3.1.2 凝聚体的稳定性分析 | 第36-38页 |
3.2 暗孤子 | 第38-46页 |
3.2.1 数值分析 | 第38-44页 |
3.2.2 稳定性分析 | 第44-46页 |
3.3 反暗孤子 | 第46-49页 |
3.4 小结 | 第49-51页 |
第4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8页 |
致谢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