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2-3页 |
ABSTRACT | 第3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7-12页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7-10页 |
1.1.1 选题背景 | 第7-9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第10-11页 |
1.3 本文的研究方法、研究内容和分析框架 | 第11-12页 |
第二章 转移定价问题概述 | 第12-18页 |
2.1 转移定价的相关概念 | 第12-13页 |
2.1.1 关联企业的定义 | 第12页 |
2.1.2 转移定价的定义 | 第12-13页 |
2.2 转移定价的基本原则 | 第13-14页 |
2.2.1 独立交易原则 | 第13页 |
2.2.2 独立交易原则的局限性 | 第13-14页 |
2.3 我国转移定价税制的主要法律依据 | 第14页 |
2.4 转移定价的主要调整方法及说明 | 第14-17页 |
2.4.1 可比非受控价格法 | 第15页 |
2.4.2 再销售价格法 | 第15-16页 |
2.4.3 成本加成法 | 第16页 |
2.4.4 交易净利润法 | 第16-17页 |
2.4.5 利润分割法 | 第17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17-18页 |
第三章 数字经济下的转移定价 | 第18-25页 |
3.1 数字经济的发展 | 第18-20页 |
3.1.1 数字经济的概念 | 第18-19页 |
3.1.2 数字时代发展回顾 | 第19页 |
3.1.3 数字经济的特点 | 第19-20页 |
3.2 数字经济的特性给转移定价税制所带来的新问题 | 第20-22页 |
3.2.1 利润便于在全球不同国家间转移 | 第20-21页 |
3.2.2 知识产权销售、授权和服务难以确定公平交易价格 | 第21页 |
3.2.3 关联关系的形式多样,公司控制结构复杂 | 第21-22页 |
3.3 数字经济中转移定价的对象 | 第22-24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24-25页 |
第四章 转移定价的权威对数字经济的回应 | 第25-27页 |
4.1 经济合作组织对数字经济中的转移定价的回应 | 第25页 |
4.2 我国目前对数字经济中转移定价的回应 | 第25-26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26-27页 |
第五章 转移定价税制在应对数字经济的思路 | 第27-37页 |
5.1 基于无形资产所有权转移的转移定价 | 第27-30页 |
5.1.1 数字经济中的无形资产 | 第27-28页 |
5.1.2 数字经济中的无形资产定价方法 | 第28-29页 |
5.1.3 判断数字经济中的无形资产公平交易价格 | 第29-30页 |
5.2 基于特许权使用费的转移定价 | 第30-33页 |
5.2.1 数字经济中的特许权使用费 | 第30-31页 |
5.2.2 数字经济中的特许权使用费定价方法 | 第31-32页 |
5.2.3 判断数字经济中特许权使用费公平交易价格的方法 | 第32-33页 |
5.3 基于服务的转移定价 | 第33-36页 |
5.3.1 数字经济中的服务 | 第33-34页 |
5.3.2 云计算服务的定价方法 | 第34-35页 |
5.3.3 判断云服务的公平交易价格 | 第35-36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第六章 对我国税务机关应对数字经济的建议 | 第37-41页 |
6.1 设立服务器常设机构制度 | 第37-38页 |
6.2 设立惩罚性税收制度 | 第38-39页 |
6.3 鼓励使用成本分摊协议 | 第39页 |
6.4 以税务系统数字化应对数字经济 | 第39-40页 |
6.5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第41-42页 |
7.1 主要工作与创新点 | 第41页 |
7.2 后续研究工作 | 第41-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4页 |
致谢 | 第44-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