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企业投资政策的系统分析
摘要 | 第2-3页 |
ABSTRACT | 第3-4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7-11页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7-8页 |
一、研究背景 | 第7页 |
二、选题意义 | 第7-8页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第8-9页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第8-9页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第9页 |
第三节 研究内容 | 第9页 |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9-10页 |
第五节 论文的创新点 | 第10-11页 |
第二章 政策系统分析的理论框架 | 第11-16页 |
第一节 自由贸易区界定 | 第11-12页 |
第二节 自由贸易区与保税区的区别 | 第12-13页 |
第三节 政策系统分析框架 | 第13-16页 |
一、政策系统分析框架的模型基础 | 第13-14页 |
二、政策系统分析框架的层级演进 | 第14页 |
三、政策系统分析框架的内涵 | 第14-16页 |
第三章 上海自贸区企业投资政策的制定分析 | 第16-21页 |
第一节 子系统的输入 | 第16-17页 |
第二节 工商登记制度的政策输出 | 第17页 |
第三节 企业设立流程优化类政策输出 | 第17-19页 |
一、企业设立流程优化类政策 | 第17-18页 |
二、负面清单的二次输出 | 第18-19页 |
第四节 政策输出后仍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19-21页 |
一、上海自贸区管理体制的问题 | 第19页 |
二、缺乏法律保障 | 第19-20页 |
三、负面清单的问题 | 第20页 |
四、依旧以行政管理为主 | 第20-21页 |
第四章 国外经验借鉴 | 第21-27页 |
第一节 国外自贸区优秀经验 | 第21-25页 |
一、美国自贸区的经验 | 第22-24页 |
二、阿联酋迪拜自由贸易区的经验 | 第24-25页 |
第二节 国外取消自由贸易区的警示:以德国汉堡为例 | 第25-27页 |
第五章 完善自贸区企业投资政策制定的建议 | 第27-33页 |
第一节 自贸区管理体制的构建 | 第28-29页 |
一、构建原则 | 第28页 |
二、国家层面自贸区管理机构的设立 | 第28页 |
三、私营企业的适当参与 | 第28-29页 |
第二节 自贸区法律的先行先试 | 第29页 |
一、国家立法是根本保障 | 第29页 |
二、部分法律需及时修订 | 第29页 |
第三节 自贸区负面清单的完善 | 第29-30页 |
一、结合我国产业发展现状 | 第30页 |
二、进一步优化管理措施 | 第30页 |
三、加强事后监督管理 | 第30页 |
第四节 政府管理能力的提升 | 第30-31页 |
一、政府与市场有机结合 | 第31页 |
二、提升政府的监管能力 | 第31页 |
第五节 自贸区的多维度发展 | 第31-33页 |
一、结合腹地共同发展 | 第31页 |
二、重视网络传导 | 第31-32页 |
三、发挥第三方机构作用 | 第32-33页 |
第六章 总结 | 第33-34页 |
参考文献 | 第34-38页 |
致谢 | 第38-39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39-4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