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的应用论文--信息处理(信息加工)论文--模式识别与装置论文

偏光片外观缺陷成像仿真与检测

摘要第2-4页
Abstract第4-5页
第1章 绪论第9-17页
    1.1 偏光片第9-10页
    1.2 偏光片外观缺陷第10-11页
    1.3 外观缺陷检测技术第11-15页
        1.3.1 人工检测第11-12页
        1.3.2 机器视觉与自动检测技术第12-13页
        1.3.3 离线自动检测技术研究进展第13-15页
    1.4 结构光检测技术第15-17页
第2章 实验系统第17-25页
    2.1 实验系统第17-21页
        2.1.1 工业相机的选取第17-18页
        2.1.2 镜头的选择第18-19页
        2.1.3 光源的选择第19页
        2.1.4 实验台架第19-20页
        2.1.5 遮光装置第20-21页
        2.1.6 实验系统整体结构第21页
    2.2 主动光扫描第21-22页
    2.3 实验结果第22-24页
    2.4 本章小结第24-25页
第3章 缺陷成像的仿真研究第25-45页
    3.1 仿真软件第25-27页
    3.2 缺陷模型第27-28页
    3.3 仿真系统第28-32页
        3.3.1 光源的建立第28-29页
        3.3.2 偏光片模型的建立及参数设置第29-30页
        3.3.3 接收屏的建立及参数设置第30页
        3.3.4 软件分析界面参数设置第30-31页
        3.3.5 仿真系统整体结构第31-32页
    3.4 成像增强机理的仿真研究第32-35页
        3.4.1 成像增强仿真系统验证第32-33页
        3.4.2 成像增强机理探索实验第33-34页
        3.4.3 成像增强机理分析第34-35页
    3.5 成像增强机理仿真研究的指导意义第35页
    3.6 成像系统参数对缺陷成像效果的仿真研究第35-43页
        3.6.1 缺陷随像距变化的成像规律第36-40页
        3.6.2 缺陷随深度变化的成像规律研究第40-41页
        3.6.3 深度与像距对缺陷成像的综合研究第41-42页
        3.6.4 折射率差值研究第42-43页
    3.7 本章小结第43-45页
第4章 仿真与实验对比第45-51页
    4.1 条纹结构光成像增强的仿真与实验对比第45-48页
    4.2 像距对缺陷成像影响的仿真与实验对比第48-49页
    4.3 缺陷深度对缺陷成像影响的仿真与实验对比第49-50页
    4.4 本章总结第50-51页
第5章 图像处理算法与检测结果第51-59页
    5.1 图像处理算法第51-54页
        5.1.1 目标检测方法第51-52页
        5.1.2 阈值分割第52页
        5.1.3 模板差分法第52-54页
    5.2 检测结果第54-58页
    5.3 本章小结第58-59页
第6章 总结与展望第59-60页
    6.1 总结第59页
    6.2 创新点与特色第59页
    6.3 展望第59-60页
参考文献第60-64页
致谢第64-65页
研究成果第65页

论文共6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柴达木盆地东部石炭系页岩裂隙突破压力研究
下一篇:拓展训练在A公司企业培训中的实证研究